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研究
2016-04-29赵玉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排放量也在日益增加。垃圾中大量的有害物质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所以生活垃圾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通过无害化处理,可以降低对城市的伤害,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意义
城市垃圾产量的不断增加,给城市环境、资源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应该根据地域环境、垃圾构成等因素,选择恰当的垃圾处理方式。运用无害化原则,监督、管理垃圾产生的整个过程,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变垃圾为资源。垃圾无害化处理是指在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方法、科学的技术与设备,降低垃圾及其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废物的排放,做到资源回收利用的过程。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是垃圾无害化处理中主要的三种方法。在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处理方法,选择其一,或是进行组合。
二、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特点
目前国外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主要采用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方式,这三种方式在应用中所占的比重根据自然条件、地域环境、垃圾构成、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国外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一般是随国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其各个地区也会根据自身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模式。
国外在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有以下特点: ①由于能源、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采用焚烧处理方式的比例不断增加; ②农业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以堆肥为主; ③填埋法一直占有较大比例; ④出现填海、堆山造景、热解法等新的技术。
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现状
2008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约为50%。2015年5月,在第六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备研讨会上,徐文龙主任表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已达89.3%,其中70%以填埋为主,25%-28%为焚烧处理。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垃圾生产的数量巨大,但是处理垃圾的能力与水平有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低。
2.我国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时,主要采取填满的方式,但是填满场目前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①目前正在运营的一部分卫生填满场,投入大量资金,规模较大,但是填满场的设计上仍需完善,例如沼气的收集处理缺乏相关设备,致使沼气直接排放,对填满场本身的安全系数大幅降低,同时影响周边的大气质量。②一些卫生填埋场由于建立的时间较早,当时的投入有限,资金较少,设备落后,防渗能力较弱,渗沥液只经过一个氧化塘或沉淀池的简单处理就外排,导致二次污染。
3.城市垃圾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有待提高。垃圾焚烧厂从国外引进配有完备的烟气净化系统,其自动化程度很高,焚烧后产生的热能可以有效利用。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难度系数较高等因素,不少地区只注重垃圾的焚烧,多数并没有采用配套的热能利用装置和符合标准的烟气净化设备,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给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4.收费制度执行效率低。我国在征收城市垃圾处理费用时,通常采用环卫部门直接上门征收以及委托第三方如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代为收缴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收取垃圾处理费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收缴过程中还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收缴率偏低。
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对策
1.技术方面。首先,严格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变垃圾为资源。其次,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符合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解决大城市严重的垃圾堆积问题。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创新,大力发展垃圾处理技术。如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利用先进的技术对余热进行利用,焚烧发电。再次,若有机物适合堆肥,则可采用恰当的堆肥技术进行堆肥。最后,根据垃圾处理过程的实际问题,可以进行处理方式的有效组合。
2.制度方面 。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调整收费方式。建议采用与其他公共产品捆绑征费的方式,例如可以与税费、电费等一起收缴。另外,可以考虑实行费改税的方式,提高法律保障力。根据PPP原则进行征费的方式,可以补偿垃圾收集、运输以及处理过程中的费用问题。收费制度的完善,使得垃圾处理企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进行技术的创新,对企业产生激励作用。
3.社会方面。利用网络、电视新闻媒体等媒介进行环保宣传,社区可以举办环保知识竞赛,以提高民众的环保、垃圾分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需要政府、社会、公民三方共同努力。除此之外,应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学习,借鉴其垃圾无害化处理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高我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与水平。
基金项目:本文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资助,名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研究,编号:TDJD 201557。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