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6-04-29望运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对高校而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广泛的积极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在全面认识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
1.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比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既包括对其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影响,又包括对其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的影响。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
第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和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三,有助于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可以将以前的灌输式教育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生动形象,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1.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一,不利于大学生民主法制观念的培育。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德治轻法治的特征,片面强调道德的功能,而忽视了对法制的建设,以至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既没有建立正规的立法制度,也未能建立独立健全的司法制度。中国历史上缺乏民主传统,占统治地位的始终是专制主义、家长制。因此,传统文化的“重德轻法”,对培育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不利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道德价值具有至上性,而且传统伦理反映的都是一种义务观念,而忽视人的权利,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权利观念的严重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提倡“重义轻利”,固然有利于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但片面强调“义”而忽视“利”,不仅违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逻辑,而且使人的正常需求欲望受到压抑,从而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市场意识与正确的利益观。
第三,不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育。中国传统文化“重和息争”,固然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但由于片面强调和谐而排斥竞争,“压抑了个性的发展,助长了不求进取、反对冒尖、无所作为的保守心理,导致了民族性格中竞争与开拓意识的匾乏。”无疑,“重和息争”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育。
2.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第一,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就学校而言,选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载体,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电影、电视、文献读物等,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读物。大学生阅读传统文化读物,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增加自身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第二,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可以开辟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栏目,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广泛的讨论与交流。同时,还要建立起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精通传统文化,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传统文化,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第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对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合理的因素,扬弃传统文化消极、腐朽的因素,并把传统文化的积极、合理因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转换,赋予时代内涵。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去粗取精,克服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部分,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的开展。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