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016-04-29张兰清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尤其重要,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在学校集体生活,工作所在集体生活的必要因素,是一个人走向幸福和成功的要素,是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不可缺少的因素。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女,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是造成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原因之一。六个人只有这么一个大宝贝,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做,孩子从小就学会养尊处优,犹如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总是习惯于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对自己的爱,总觉得别人都是为自己所生的,却从来不知道自己身上应该有的一份对自己,对家庭,对生活的集体责任,易形成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不知珍惜,易推卸责任的等现象,这样,特别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孩子将来立足于社会,所以,当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当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特别的重视,重视到了只要孩子把学习弄好就行,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使得一部分孩子发展失衡,动手能力有限,除了学习也没有为别人做事的意识,不能再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唯我独尊的日子了,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和集体的一份子,对家庭和集体有着一份责任和义务。
一、家长学会要求孩子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家长不要做到事无巨细,不要再包办孩子的所有事物,摆布着孩子的生活,如果让孩子过分的依赖,孩子就不会照顾自己,自己出不了门,没有主见,没有判断,生活自理能力就很差,将来不能独立生活。而是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见,履行起对自己的责任,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是应该的,那是自己身上应该担当的责任,如早晨到点起床,自己拿衣服穿衣服,吃饭,洗脸,洗手巾,铺床,装书包,自己上学,自己放心回家等等,都该自己去做,这样,孩子能动手,多操作,身体协调,还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从小就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逐渐的学会以后在学习,工作的集体中对有关的人和事负责。
二、家长学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孩子享受着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行的权利的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作为家庭一份子的责任。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物中来,如打扫房间,浇花,家长下班回家或来客人时拿拖鞋,倒水,拿水果,给爷爷奶奶剪指甲,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家人有病了,学会照顾关心家人,如拿药,倒水,等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为自己服务后,还学会为他人服务,让孩子感受到他是家的一份子的责任,时时的感受着义务、责任和权利的统一,在为家人付出中享受着快乐,感觉着幸福。这样才利于孩子以后融入集体,在集体中奉献着,快乐着。
三、家长要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权利。
在孩子单独做事的时候,避免不了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果出现失误,又是孩子能承受的,就应该让孩子自己承受结果。如吃雪糕的时候,不小心掉在地上了,脏了,不能吃了,不论孩子怎么要求,多么想吃,那也不要给孩子在买了,是孩子自己不小心掉的,那是他自己的责任,就应该承担起别吃雪糕的后果,下次做事就知道细心了。再如,每天设上闹钟,让孩子自己起床,如果起床晚了,吃不上早饭,不要把吃的给孩子带着,或者送到学校,那他就要饿着听一上午课,吃不上早饭是自己起晚造成的,就应该承担没早饭吃的后果,如果上学晚了,不要袒护孩子给老师打电话请假,就应该让孩子接受老师的批评,班级规则的惩罚,这些是孩子能够承担的,就要他自己来承担,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中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做的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获得自信,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要指责和批评、埋怨,应该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更好,如果遇到困难,不要给予打击,也不要随时随地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这正是磨练孩子的最好机会,应是鼓励孩子、帮助孩子,以孩子为主体把困难解决掉,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开发智力,让孩子学会遇到困难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地找解决困难的办法,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在生活中享受着突破困难获得成功的过程和喜悦,学会坚持,学会珍惜,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理念,学会自我成长。
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让孩子从小就明白,所有的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对集体有责任,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不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还应该为家里和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受到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作为集体的一份子,有责任为家、为集体里尽一份力,会因有能力为家和为集体做事而感到骄傲,为能够帮助别人而感到幸福,有了过错不会逃避,失敢于面对,勇于改过,这样能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这样,孩子以后才能融入集体生活,学会与别人相处,立足于社会,生存能力越来越强,才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单位:吉林市第三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