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后进生
2016-04-29乙秀芹
自01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在教育这个工作岗位上已走过十多个春秋,这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学校的“后进生”是普遍存在的,转化“后进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而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历来是每一个老师头痛的事,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每一位后进生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等原因造成,因此,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
案例一
记得13年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课,班里有两名“差生”,一名叫邓子宝,刚从其他学校转来成绩相当差,每次考试二三十分,字写得很难能看懂,每次批他的作业,都让我头痛不已,该生活泼好动,在班里很活跃,偶尔搞恶作剧,批评他是时,他总表现得很不服气。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他很爱劳动,班里的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一次大扫除后,我点名表扬了他。向来活跃的他,却羞涩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把头低得深深地。在了解了他的性格特点后,每次批改他的作业时,我都留心寻找他作业中的亮点,在班级进行表扬。同时也寻找他作业中的典型问题,采用温和的语气私下给他点出,给予指导,鼓励他改进,鼓励他坚持练字。很快他的成绩提高了很多,可是由于不能坚持,过了一段时间进步就不明显了。于是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拿他的作业和以前的进行比较,针对他取得的进步在班里进行表扬,让他体验到收获成功的喜悦,鼓励他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他与原来判若两人。由于他在做作业中找到学习乐趣,他乐于做作业了,成绩也突飞猛进,取得巨大进步。
案例二
班里另一名学生高正,调皮好动,贪玩,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在校园见老师就跑。尽管以前没带过他课,却早有耳闻,也算是学校差生中的“名人”。作业不分行,这个字压着那个字或几个字压在一起,分不清,好像写的时候根本没看本子。批评他时,认错态度很好,可就是改不了。有一天我发现他做课间操做得很认真,动作也很规范,我在班里表扬了他,从此他做得更加认真。一周后,我推选他做体育委员,试用一周,试用期满他的工作获得全班同学一致好评。也许因为以前成绩差,极少被老师和同学关注,他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此刻他做到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自此他表现的很亲师,见到老师再也不跑了,主动走向前打招呼,有空时还主动找老师聊天:聊学习,聊生活及他的“工作”。我发现他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他解决了生活中的困难。就这样他的成绩步步高升,还成了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得力助手。每天做课间操我都不须过问,我们班整队总是最快最好,做得也是最认真的。在学期结束时评选优秀班干中,他全票获选。
案例三
14年,我跟班到五年级,我们班又转进另一个“名人”-----朱元帅,提起他,代过他课的老师都说他笨,脑子愚钝,个子最大、性格内向,很少说话,无论问什么,他总是不开口,即使回答也都是单音节,而且声音小的几乎听不到,明显不自信。在他身上我几乎找不到任何优点,唯一算优点的地方是字写得不算最差的,能看懂,但是他只会抄写不会认读,学过的课文没有几个字能认得。我到他家家访时,他爸妈都不在家,他爷爷奶奶一个劲地说他笨,没指望。
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不想放弃,可是该用什么办法呢?我开始对他特别留心,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他的拼音掌握还行,大多数会拼,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是他厌学,课堂紧张,总是学不进,课堂上看着坐在那里在听,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于是我对他降低要求。
一次,我让他读一篇已学过的课文中的生字,可是他只读对了三个生字,我对他说:“今天你读对了三个,明天能读对四个吗?”他肯定的说:“能”。第二次上课我又让他读,他竟然读对了七个生字,我当即在班里表扬了他,夸她守信用、有进步。就这样我对他降低要求,从识字到读句,读段,读课文,背书……逐步提高要求,每次他都能完成任务,树立了他的信心。他的成绩也大踏步的稳步提升。在我的鼓励下,他变得自信了,人也活泼开朗了。一学年下来,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十几分提升到六七十分。
案例四
15年我接手二年级的语文课,这班有个学生叫朱文杰,是个复习生,考试成绩每次都倒数第一,性格和朱元帅差不多,可是就是不写作业,他爸爸打工不在家,他妈不识字,也不能给他辅导。我把以上几个学生的方法用在他身上也不见起色,我几次动过放弃他的念头,但一想到我是一个老师,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我不能放弃他!!我依然坚持给他补习,后来我发现他的拼音掌握特别差,一点也不会拼读。于是,我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拼音,并让其他同学在课余时间也帮他补习。我坚持了大半个学期,才帮他把拼音补习一遍,虽然很累,收获可喜的,这时他掌握了多数的拼音,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我又交给他一些学习方法,如:识字写字方法,读书方法,预习复习方法等,要求他用学到的方法复习学过的字,预习新课中的生字,要求的量逐日增加,质也缓缓提高。一年后他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考试很少不及格。
以上案例让我认识到,教育工作的对象不是静止的物,而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千差万别,要做好这项繁重、复杂的工作,班主任要舍得下功夫,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动脑筋不断研究和改进方法,只要教师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了解并尊重他们,相信绝每一位差生都可以转化为好学生或比较好的学生的。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岳集中心校茂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