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教学策略
2016-04-29闫艳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初中化学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成绩却直线下滑,学习积极性也逐渐减弱。究其原因是因为初中化学教师未找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利用旧知识拓展新知识,从而加大了学习难度。本文就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很多内容均是从初中化学教材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提升与发展。通过详细分析初高中化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化学1》中的很多内容不仅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总结,而且还是高中开展新的化学教学活动的基础。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认真比较初高中化学教材与教学大纲,精准找出知识衔接点及需要搭桥铺路的知识点,从而组织出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
一、结合高中化学内容,适当拓展初中化学知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较好地衔接初高中化学知识,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充分了解高中教材知识体系和新课改理念对初中化学知识与概念教学提出的要求,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小步子、低起点”的教学思想,通过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手段,较好为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尽量减缓坡度,进而大大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内容和初中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内容联系比较紧密,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可以适当将《物质的分类》、《离子变化》等内容穿插进来,依次展开、逐渐深入,从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化学知识结构,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在以后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快速适应新的化学知识学习特点。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适当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不仅可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化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还有利于教学实效的明显提升。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分析教材内容与高中化学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将初中化学知识和高中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初中化学知识,为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二、结合高中化学内容,充分挖掘初中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最初阶段,为了降低学习难度一些化学原理与概念通常都会有一些不全面性与不完善性,因此到了高中这些原理与概念就不能够成立,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原理与概念,从而树立起科学的化学学习态度,不断完善与更新相关化学知识,最终有效提高化学知识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比如,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因为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时分开教学、分别介绍的,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高中生在学习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时,极易产生这样的疑问:在初中化学教材中,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为什么是分开讲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人教版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先帮助学生了解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然后再借助实例分析与比较,帮助学生了解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发生的,并且让学生认识到初中化学中的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定义只是从失氧与得氧的角度上形成的,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在高中化学中已经不成立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失氧与得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再通过电子转移与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归纳总结出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化学反应的实质,从而帮助学生从初中化学学习中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中。
三、结合高中化学内容,努力整合初中化学知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虽然初中化学教材在编写时和高中化学教材的理念是一致的,并且均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完成编写的,但是因为两种教材是分别由两个编写委员会进行编写的,所以在内容的录入方面难免会有重复的地方。比如,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在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中的呈现形式几乎一样,甚至部分知识在广度与深度上也非常相似,那么初中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多花费一些时间与精力,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将初高中衔接的化学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回忆相关初中化学知识的同时,将难易度适当的新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这不仅避免了单调的重复学习,做到了温故而知新,而且可以提高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降低学习的难度。
总之,为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实效,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精准把握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点,将初高中化学知识整合在一起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初中化学知识的铺垫作用,最终为学生进行高中化学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天津市环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