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D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4-29陶韵晖

知识文库 2016年13期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技能课,本文结合机械CAD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针对教学的改革进行了阐述。

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技术在许多工程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如机械、电子、汽车、建筑、服装等行业。该技术提高设计质量、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增强市场竞争力。高职教育中,CAD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CAD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从事专业技术领域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我们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所以在从事CAD教学中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首要任务。

笔者在从事CAD教学的这几个学期,对CAD教学的改革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巧妙设计练习内容是关键

传统的CAD教学方法是命令讲解和同步练习式授课,一般先对基本命令集中讲授及演示,而同步的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练习内容不仅让学生对命令的操作基本熟练,而且在后续专业绘图中,学生也能灵活运用这些命令,能将它们有效地组合,并高效地运用到图样中。所示对课堂练习设计的要求是:一方面要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筛选,尝试以学生身边的工程实例(常见零件)作为教学素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适当补充一些能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的补充练习。这样,学生在绘图和识读图样中才能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运用命令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合理运用教学方式是手段

每门课程都应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选择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从事CAD教学的几学年里,我深刻地认识到CAD是一个绘图软件的学习过程,也是机械制图的识图和绘图过程,要完成一个完整零件的设计图,要摒弃了传统的命令学习与练习分开的授课方式。更要摒弃一直采用“讲授—练习—辅导”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好的样的教学方式。

如引入微课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聚焦、简明、技术、创新。丰富了教学方法,辅助了传统课堂,可视化、情景化、趣味性带给学生精彩和高效的课堂。如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才会有创新。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答老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奇心,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突出实践教学

用实例突出实践教学,加强感性认识,这样学生接受快,印象深,运用所学知识也会得心应手一些,教学中还应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自己学习的空间,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而且经常鼓励学生自己多善于发现一些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从学生主体贯彻创新能力意识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学习时有了兴趣,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做好。如采用“任务驱动”及“项目”式教学,根据教学要求提出有实际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安排在一个个“任务”中,学生自己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操作,这样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不仅建构了本节课所学相关理论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诱发学生创新欲望

教学改革首要是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然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等。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丰富的课内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诱发学生创新欲望,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发展个性,启发求异

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或针对性教育。比如有些学生欠缺的不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而是行为习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对于这类学生培养重点应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当反复规范行为,通过一点一滴地积累,筑牢他们行为养成的根基,他们将来才能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在其他某个行业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2、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作为教师应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不同禀赋,挖掘各自的潜能,鼓励求异思维 ,开发创新潜能 。在CAD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发表其独立见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便会促进创新积极性。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出发,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应发挥着主导作用。

(作者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