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考的数学复习策略
2016-04-29张亚男
高职高考作为中职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深造的平台,越来越多的被社会、家庭、学生以及家长所认可,也有更多中职学生参加高职高考。虽然高职数学高考的难度比普通高考要低,但仍有难度。
1.学生复习基础不够,认知不明。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自觉性不够。在高一、高二阶段,他们多半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压力较小。对于数学的学习有较强的依赖性,多半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综合分析、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能力较差。
2.数学课程难度大,复习任务重。数学学习中抽象的思维、严密的推理、逻辑的论证、精确的计算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数学是大部分学生的弱势科目。根据新课标教学安排,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更多课时用于专业课的学习,基础课的数学任务较轻,学生的学习任务基本都集中在高三高考复习阶段,高考复习教学任务艰巨。
3.教师重内容传授,轻反思总结。大多老师把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轻视问题的剖析。怎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发挥课堂的核心作用,将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分散到课前和课后环节;怎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实现较高的课堂教学质量。解决以上问题,无疑会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
下面谈下高考数学的复习策略。
一、重视高考大纲,分析高考方向
1.分析高考大纲,把握知识的深浅度
高职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纲领。通过学习高考大纲,能把握知识的深浅度,在复习时能对知识进行取舍,在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的区分下,清楚高考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及所占分数比例。这几年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试题难易度适中,所考知识点都在考纲范围内,题目设置科学严谨,知识点分布合理,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的分数比约为2:2:1。
2.分析试卷,明确复习的重难点
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是复习时很好的参考,通过分析、研究试卷,明确高考数学命题走向,明确重难点内容,使复习更有针对性。高职高考不可能单纯考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简单记忆和陈述,更不会考查教材原题,但通过分析试卷,许多题目都是在书中例题和练习中引申变形而来,因此,复习时应把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典型的习题上。
二、注重复习策略,分段安排内容
1.分阶段安排复习内容
我校的高考数学复习通常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新课教学阶段(9月到2月)。高一、高二阶段,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三章内容还没有学习,且所学内容较为浅显,不足以达到高考要求,需要进一步的讲解训练。例题练习不应过难,题目注重针对性,有一定梯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
第二阶段:基础知识复习阶段(3月到4月)。本阶段主要内容为按章复习、按章测验,逐章过关,提高解题能力。通过对各章内容的复习,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为系统化,再次记忆基本知识、公式、定义和定理,夯实基础。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阶段(5月)。本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也是考前冲刺阶段。这阶段要做近几年的广东省高考试卷,进行冲刺模拟训练,查缺补漏,熟悉应试技巧。
2.精选习题,提高复习的效率
中职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都较弱,高考复习不宜采取题海战术,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所以在训练时,尤其是章节综合训练时,题目不宜过难,否则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选择的习题要立足基础,紧扣书本,重视基础题和中等题目的训练,使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更新体系,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抓住重点、难点。
三、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综合能力
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改进数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提升学生数学基本功的扎实程度。
1.养成学生归类学习的习惯。
归类复习是教与学的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环节,也是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的过程。运用比较归类有利于学生将同类概念联系起来,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从而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再加深理解。
2.养成学生整理错题的习惯
例题,习题,各类训练题贯穿整个高三的复习,基本涵盖了高考的整体内容。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很多错误,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平时训练中的错题,把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并收集起来。学生自己发现解题错误的原因并能够做到及时改正,会加深对这一内容的认识,有助于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3.提高学生的快速审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重视审题,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不断的强化训练。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审题,可适当做一些审题训练,逐步做到对试题浏览一到两遍,找出所有已知条件,找出条件与所求结论之间的关系。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是一钟不可缺少的能力,而教师应在过程中给学生些指引性的提示,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算和数形结合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考试题型基本一致,难度大致相当,但运算量的逐年增加,使很多同学解题上有很大障碍。学生的主要问题是运算能力不强,运算正确率不高。教师在平时训练时,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要学生亲自尝试计算,强调计算准确性,应增加计算训练,引导学生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调试心理,掌握考试技巧
考试要想取得好成绩,除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外,还取决于临场发挥。心态要稳,不急躁,沉着应考。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把模拟考试当成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把握及整场考试的运筹等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在平时训练中,引导学生注意:容易题争取不丢分;中档题目少丢分;较难题目多拿分;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