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英语语法课设计的探索
2016-04-29李向军
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它与英语语言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肩负着培养语言技能和提高交际能力的任务。而在职校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也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基于职校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新课标倡导语法教学模式为:关注-归纳-操练-运用。目的是让职校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学习语法知识。
二、现状分析
据笔者在校的一项调查,职校大部分学生(80%左右)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各种时态区分不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同时,也由于执教者教学设计的水平不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有的语法课堂如同一个充满磁力的“场”学生学习参与度高,思想活跃,语法掌握程度好;有的语法课由于设计不合理,脱离生活,重难点没有梯度,学生参与度不高,最后变成了执教者的满堂灌,学生只是听客或看客而已。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 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交际策略。”因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要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避免语法教学走极端,是当前职校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笔者将结合最近观摩的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龙银芬老师的一堂市级语法复习公开课谈一点感悟,并对职校英语语法课的设计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三、语法教学实例的设计与反思
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与教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法讲解必须形式新颖活泼,浅显易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必要的语法知识。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将语法融入真实的语境情景中,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并能促使其将语法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龙老师的一堂金华市级公开课与以往大家所熟悉的公开课不同的是:她执教的这节公开课多了点“实效”,少了点“形式”;多了点“沉稳”,少了点“浮躁”;多了点“实在”,少了点“表演”。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她的课堂活动设计还是她的课堂教学行为,无不体现出其“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的教学思想。 她的课堂设计的亮点可谓是层出不穷,让听众觉得原来职校的语法课也可以这样设计,整堂课集“听、说、读、写”于一体,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亮点一
导入环节:lead in by a picture which is relative to the students’ classroom. Then give a question----Who cleaned the classroom? Then let students find the features of the four sentences.
赏析: 导入几张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室生活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采用开门见山这一方式让学生知晓本课主题。而后抛出四个句子,要求学生观察。通过情景创设,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在此情景中学生能对目标语法功能有初步感知,也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亮点二
Let students learn how to consolidate the structure and past participle form of verbs through exercises, including listening, picture-talking etc.
赏析: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热门话题(中国好声音、神州五号、习近平,微信等),这些都是学生所熟知的,学生的兴趣在这些场景中瞬间就被激发出来,通过巧妙而又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练习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同时也考察学生语态的构成形式和过去分词的掌握情况。在此环节中,龙老师还利用音效,通过听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来填写句子,让原本枯燥的语法学习增添了几分乐趣,也让学生对后面的内容充满期待。
亮点三
Let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using passive voice according to key words. There is a question behind each picture, choose one picture which the students like .
赏析: 首先,龙老师没有机械地照搬传统的语法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先设计了一组图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图片(图片链接的有任务设置),学生通过刚才的复习, 在这个环节中,根据图片内容的设置, 学生的参与还是非常积极,课堂气氛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同时执教者也达到的出乎意料的效果,寓教于乐。
亮点四
Let students change the sentences into the passive voic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from Father and Son (this book was written by E.O.Plauen , a German writer)
赏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无疑是本课的又一大亮点, 当学生看到这些他们所熟悉的漫画《父与子》,学生的兴趣很快再次被激发,龙老师的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的语法复习教学模式,通过一组有趣的漫画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让学生将答案以被动语态的完整句子呈现出来, 她所设计的也正是我们上语法课所追求的---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有梯度,实用、高效的语法课,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快乐地参与到语法学习中来。
亮点五
Let students write a passage according to a video which was about Stop the robber 。
赏析:动画小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看,创设的语境有梯度,由易到难,视频中robber的工作变换频繁,当中的很多场景比较适合学生练习语法,这一设计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她设计的这个环节,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掌握语言知识上,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场合和情景中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的目的。
龙老师的这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善于引导学生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使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但她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低效现象,值得反思。
第一:个别教学环节的任务设计难度偏大
在输出阶段,让学生看完视频后,自己编写故事。但是时间关系,这个环节没有完成的很好,学生对小视频还是比较感兴趣,但是真让他们写故事,却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了了几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这个现象,关键在于教师的任务实施设计环节。在任务实施环节,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贯通,层层深入,构建阶梯性任务链。只有这样,才能使任务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学生的互动性相对缺乏
这堂课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面不广,但是多半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发言,而一些学生却习惯于作为听众,很少甚至不发表个人意见,渐渐地他们对后面设计的学习活动都漠不关心。
反思:出现上述现象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说过:“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人格和差异,以适合学生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对待每个学生,才能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发展,创造性的成长”。以笔者的观点来看,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龙老师这堂课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竞赛的竞争机制的环节,但是要做到小组分工明确,力争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话可说,有活可干,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语法课在英语教学当中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如何设计一节有效率又能让学生愉悦学习的语法课堂,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尝试在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针对不同的语法,执教者根据学情需要有一个好的设计理念,要体现“以生为本,做中学”的理念,要转变自己的传统观念---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2.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巧妙而恰当的导入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笔者在讲解动名词这一语法时,以节选《疯狂农场》当中一段影片导入,并利用这影片当中的图片改写有动名词的句子作为本课的主线,学生的兴趣很浓,那堂课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语法的枯燥性,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应尽量选取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解感叹句时,笔者采用的是学生日常胡生活场景,他们拔河比赛的图片,打球、画画、认真听课的情景等等,当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场景时,特别是发现自己也成为主人公时,主动学习的能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4.对于不同的语法,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 感知-发现-归纳-运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也是很多老师目前所采用的,但是现在我们的教学已处于一种微时代的教学,我们可就某一语法知识点用“微课”形式来开展,笔者在教授冠词中(an的用法)时便采用微课,时间只有8分钟,学生都学得很认真。如果学生不懂时,还可以回放。因此,处于微时代下的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可以尝试在语法方面,多做几个微视频用于教学,有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普高常用的PPP教学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 and Production ),在讲解倒装句时,笔者就采用此法,虽说对于职校学生难度有点大,但如果难度再降低一点,或许效果会更好。
5.设计上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梯度。由于职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的差异,课堂活动任务应有一定的梯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能学到东西。另外,过于单一、没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会使学生对语法教学产生厌倦情绪。笔者在复习虚拟语气这一语法时,将练习分为:结构认知性、控制性、指导性及交流性四种。通过表格、填空、句式转换和看图说话等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虚拟语气这号称英语语法最难的语法有所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因此,在职校英语语法课堂上,倡导做中学的理念,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注意语法教学与其他方面知识的整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