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表达力研究
2016-04-29张永奎
随着我国对城市雕塑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同时,近年来,优秀雕塑艺术家时有涌现,我国城市雕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且其中不乏精品雕塑。但因为城市雕塑家水平参差不齐,优秀雕塑家偏少,导致城市雕塑艺术水平总体不高,本文希望在给城市雕塑艺术家提供思考的同时,能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改善能有所推动。
1城市雕塑表达力的意涵
不同学者对城市雕塑定义略有不同,但归纳起来,这些定义更多得是有共同的地方,这也是城市雕塑的意涵。即,是将雕塑艺术家的个人立意和城市雕塑所在的城市文化进行高度的巧妙的融合,为城市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所开展的艺术,是城市成员情感、意愿的表达,也是桥接城市历史与现实的载体,是城市精神面貌最本质的反应。城市雕塑表达力就是依附于城市雕塑上,对城市文化和城市成员情感、意愿的展示程度。
2消除影响城市雕塑表达力不利因素
城市雕塑是一个社会系统行为,决定了要保证城市雕塑表达力须统筹考虑,站在雕塑家的角度上,除了要考虑如何提升城市雕塑表达力的渠道,雕塑家还要考虑因计划不周可能会变成抵消提高表达力的消极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首先是,后期施工质量。雕塑家艺术构思和艺术成就最终会体现到完工后的城市雕塑上,雕塑家完成前期设计后,所负责的工作基本已经结束,但后期雕塑施工是设计落地的工作,关系到前期设计目标能否达成。所以雕塑家要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在后期工程中进行监督和指导,这种监督和指导不仅体现在雕塑施工的整个流程,还要体现在每个环节;不仅体现到外形施工,还体现到内部质量。其次是要为城雕争取最好的资金保证。“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在现实情况中,有的雕塑家为了将雕塑施工项目揽下,无底线地降低项目投标金额,致使城雕质量无法得到相应的保证,一件精心制作的作品甚至是一部雕塑力作在短短几年内毁坏,这不仅是对个人艺术价值的践踏也是对城雕所在城市的不尊重。雕塑家可以考虑提高的费用应包含在艺术设计、泥形放大、艺术监理等环节。还有,雕塑家要秉持一定的生态意识,要在创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雕所在的地理位置。要考虑到城雕是否对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是否是对土地的随意占用和随意改变。否则,即使是将城雕制作成了精品,也不能保证城雕的长久性。雕塑家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证城雕的艺术性、工程性、科学性。最后,城雕作为一个城市精神的灵魂具象,是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成员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土壤上的生长物,所以城雕必须做到与城市文化相对接、相融合、相辉映。雕塑家开始城雕创作之前要清晰把握城市成员的的心理期待和对城市文化进行追源寻根。否则,城雕就会流为肤浅和空洞的陈设。
3提高城市雕塑的表达力的渠道
3.1把握空间整体和谐美原则
城雕虽然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在城市各种建筑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归根结底,也是城市组成的一部分,这就需要雕塑师在城雕创作过程中要充分把握空间整体和谐美原则,注重城雕在所在空间中,与其他建筑,城雕与城市总体建筑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视觉距离,如,由路面、花池、假山、小桥等诸多地面建筑都是构成总体空间的元素,彼此不同的存在形态形成了城雕所处的建筑环境,建筑师要因地制宜地考虑这些元素与城雕之间的关系,城雕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决定城雕的体积、形态等等,以此保证建成后的城雕能与周围建筑能融为一体,并且互相衬托,创造空间整体的和谐美。
3.2发挥材质的表意作用
“材料是展示雕塑灵魂的重要载体”。材料所具有的表意功能是城雕灵魂的释放。材质包含混泥土、金属、玻璃、陶瓷等等内容,每种材质都相应的属性和美感,这就是材质的天然肌理。同时材质除了有天然肌理外,还有人工肌理、第三种肌理,把握人工肌理就是要对加工前材料所具有的本质以及加工后生成的材质的表现作用有所了解。第三种肌理就是在自然肌理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由雕塑家进行人为改动,使之能更好的提升作品的表达力。雕塑家要对这些材质的这三种肌理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对不同的材质能熟练进行驾驭。丰富的材料大大拓展了雕塑家的创作空间,雕塑家要在创作过程中,将城雕的材质表意与表达主题、形式、环境等和谐统一起来。使观者在欣赏过程中能产生审美效果。
3.3恰当运用光色组合
城雕的光色是影响观者视觉感官的第一要素,所以与城雕的造型有着样的重要的表现作用。色彩学认为色彩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色相指色彩的物体具有的用于区别其它色彩的本来面貌。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是指色彩纯净程度。色彩具有象征性的特点,可以作为某种表达被人感受或感觉,这决定了城市雕塑上的色彩可以表达创作者和所在城市的某种含义,传递给观者。所以雕塑家必须认识和学会运用色彩,如红色代表着热情和力量,使人产生亢奋的感觉和催人奋进。黄色给人阳光明媚,神态安详的感觉;蓝色给人一种万籁寂静、博大深邃的感觉,又被称为后退色......雕塑家要能做到使光色组合能恰当地运用到城雕创作中,为城雕作品“增光添彩”。
3.4正确运用造型法则
城雕的形体感是通过增强城雕的凹凸来表现城雕起伏和运动,并以此给观者以审美意象。一般讲,城雕形体可分为原型体、方形体、圆方形体。其他若干个体面元素都是在这个三大类形体中派生出来的。再城雕的形体结构中,依据比例关系,小球体可以看作“点”,大球体可以看作“体”,细且长的管可以看作“线”,短且粗的可以看作圆柱体......只有清楚把握“点、线、面、体”的概念,明白这些形体给观者不同的联想,才能在城雕创作中做到正确地运用造型法则。
4结论
城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眼睛也是面孔,雕塑家只有科学把握城雕的意涵,消除可能影响城雕创作的消极因素,同时积极的提高拓展城雕表达力的渠道,才能使城雕在城市文化中真正发挥其作用。并且成为桥接城市历史,铭刻雕塑家价值的丰碑。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