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与职业影响

2016-04-29杨婷婷张彩梅李存君李敏南

知识文库 2016年13期

当前时代下,大家对文学意识程度不高,当前的高职生缺乏文学素养是基本现状。上述现象是由不同情况导致的。并且这也是目前高职生缺乏较高文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对学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也有不利影响。

当前时代下,大家对文学意识程度不高,当前的高职生缺乏文学素养是基本现状。上述现象是由不同情况导致的。首先是是社会角度,在知识经济不断进步的作用下,科技发展迅猛,社会不再受文学的影响,文学也越来越被忽视。其次是教育方面角度,高考是学生中学时期的主要目标,虽然文学教学被加入到语文教育中,整体分析,在阅读量上,学生还有待提升。进入高职院校,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忽视文学的重要性。再次是学生方面。学生对文学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对文学、名著等不感兴趣。上述因素公同造成了当前缺乏高文学素养的局面,对学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也十分不利。

1.高职院校文学教学现状

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都不能充分的重视学生的文学培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09年颁布的文件规定:“高等教育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予以重视,将适用于农村和一线生产、服务、建筑等方面的人才的培养作为其主要目标。”根据其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方向性更强,将专业技术与知识作为其教学的重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这与当前的市场需求相适应。但是,因为在规定方面与文学方面的内容不明确,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往往会将这一教学内容忽略掉。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两点:首先是缺乏观念上的认识。从学生到老师,都将专业作为主要目标,缺乏对文学的兴趣和重视,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人对文学持“无用”论。其次是缺乏对文学教学的重视。学校文学课主要以《大学语文》为主,在课程与课时的设置上都严重不足,《大学语文》通常每周两节。有的甚至直接取消,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作为公共课的中文教师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文学名著并不受学生欢迎,有的会读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大学语文》的上课状态基本都是说话、睡觉等。并且学校并不要求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考试为基本目标,而在文学爱好、名著阅读以及文学功底方面,学校的考评少之又少。所以,学生缺乏高度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

2.高职院校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的必要性

培养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决定了其成才与否。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人才成为不同国家进行经济竞争的主体。中国在发展经济方面已经赶上世界的脚步,调整了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逐渐替代技术性的劳动人才。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专业技能与知识方面,对此类人才都有较高要求,摒弃在职业道德、思维创新、社交能力、文化沉淀等方面也要有突出表现。而培养文学素养对此有着显著的影响。朱光潜在其文章《谈文学》中指出“人性各个方面发展的和谐是其人生理想健全的主要标志,不臃肿更不残废。就像草木,环境风调雨顺时,其生长通常是欣欣向荣、枝繁叶茂的。而人类的生机就是情感,其生长是余生具备的本能。无法表现其思想个情感,便会使得生机残损,就像花草在病态下不能健康成长一样。情感表现为文艺,发展为生机,因此没有文艺的人生是不能完整体现的。世界上对文艺毫无兴趣的人都浊俗干枯,在精神方面不够健全,他们有的本来缺乏畅旺的生机,有的因为受到摧残而限制了生机的发展。”

3.高职院校文学素养培养的途径

对于高职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个课题值得我们研究。其获取不是短期的强化训练,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离不开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此期间,学生的作用是重点所在。

3.1大力提倡阅读文学作品

对于文学,尤其是名著,要倡导学生阅读,使其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得到提升,精神上更加健康,为学素养的培养以为学作品的阅读为根基,阅读时沉淀文学的关键,是感受文学的基础,对培养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3.2大力扶持学生文学社团,激发学生文学兴趣,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对文学有着共同爱好,并以此为目标而相聚的团体就是文学社团,其社员通过沟通交流而了解对方,发现对方的优点,吸取其长处,通过社团活动,同学可以在文学方面更加自信,精神得到丰满。

文学社团的组建首先聚集了一群有着共同文学爱好的学生,互相之间能学习沟通和交流。其次在文学方面形成显著影响,扩大文学爱好的人群。学生要重视和支持其文学社团的建设,在教师、活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3.3广泛开展文学活动,拓展学生文学视眼,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

文学劳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有的人能够独处一室而思绪飞扬,但是对于文学初学者而言,独处的人是寂寞的,就想自己的呐喊没有回声,最后连呐喊的勇气都没有了。文学活动则提供给了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在观众、指挥家以及音响灯光等作用下,会无限的激发人的兴趣和能力。

3.4做好学生评价,推动学生文学素养积极良性发展

实施课程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评价,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与导向上,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关注学生的成才受学生评价的影响,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中。过去,知识以及终结性的评价是教育界评价学生的重点,这种评价缺乏全面性,对学生发展不利。

4.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文学素养应该作为学生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如此一来,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职生,在专业能力与知识方面扎实,在人格和文化素养方面健全。

(作者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