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官话区学生单字音声调偏误对比实验分析

2016-04-29李淑平

知识文库 2016年21期

李淑平

汉语有10大方言区,各个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方言母语,母语的负迁移给他们学习普通话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以内蒙古民族大学的16位学生作为发音人,根据汉语的四个声调,各选出10个代表字,对学生进行录音,形成实验语料。之后使用南开大学开发的Mini-Speech-Lab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基频修改、统计基频等步骤,最终形成了每个学生的声调格局图,通过声调格局图就可以统计出每个学生的四声调值,在此基础之上就可以对学生的声调偏误情况进行分析了。

内蒙古民族大学坐落于内蒙古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学校有较多来自东北官话区的学生,本文根据东北官话区的方言分区对学生的声调偏误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东北官话区学生声调的正确率

参照《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卷》(第2版)东北官话地图,本实验的发音人有8人来自东北官话区黑松片的嫩克小片,有8人来自东北官话区哈阜片的长锦小片,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方言片进行了对比分析。

黑松片嫩克小片的学生声调正确率如下图所示(上声调正确率为0,为了图表显示更加清晰,将上声声调的正确率调整为了10%。):

哈阜片长锦小片的学生声调正确率如下图所示:

由以上图表可知,哈阜片长锦小片的学生声调掌握情况明显比黑松片嫩克小片的学生要好,长锦小片的学生每一个声调的正确率均比嫩克小片的学生要高,平均正确率相差21.9%。嫩克小片的学生声调掌握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去声>阴平>阳平>上声,长锦小片的学生声调掌握情况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去声=阴平>阳平>上声,除了去声和阴平有相同的正确率外,顺序和嫩克小片学生的掌握情况基本一致。

二、东北官话区学生声调的偏误方式

黑松片嫩克小片的学生声调偏误情况如下表所示:

哈阜片长锦小片的学生声调偏误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阴平调情况来看,嫩克小片的学生有降拱偏误,长锦小片的学生没有偏误。阳平调嫩克小片和长锦小片的学生偏误方式一样,都是凹拱和升拱的偏误,且凹拱和升拱的偏误率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嫩克小片的学生偏误比长锦小片的偏误率更高。上声调嫩克小片的学生偏误方式存在降拱和凹拱两种偏误方式,但长锦小片的学生偏误方式只有凹拱一种。去声调嫩克小片的学生存在降拱偏误,长锦小片的学生没有偏误。

三、东北官话区学生声调偏误对比分析

(1)东北官话区学生声调偏误的共性分析

黑松片嫩克小片和哈阜片长锦小片同属于东北官话区,因此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语音特征,从声调上来说主要是,与北京话相比“东北官话和北京话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古四声的演变情况也大致相同。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东北官话和北京话虽然今都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但是东北官话古入声字今读上声的比北京话多得多。”东北官话“声调的调形和北京相近,但调值比北京低。”嫩克小片和长锦小片声调的共性使得这两个方言片的学生在声调学习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学生的声调正确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一样的,即学生学习声调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阴平调虽然是高平调,去声调也是高降调,但按照降势音高的原理,这两个声调更符合人的生理发音习惯,因此最容易掌握,而阳平和上声调则和降势音高的原理相悖,因此较难习得。从东北官话的特点来说,东北官话声调的突出特点是调值低,因此学习高扬的阳平调和先降后升的上声调比较困难。在偏误方式上,嫩克小片和长锦小片在阳平调上的偏误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升拱和凹拱的偏误,而且偏误的比例也是一样的,嫩克小片都是37.5%,长锦小片都是25%。升拱都是升得不到位,比如将阳平调读成了23、34调,还有同样比例的偏误是读成了凹拱,阳平调没有直接升上去,而是先降后升,误读成了凹拱,如324、434等。从生理发音的角度说,这样发音比较省力,同时也符合东北官话声调调值偏低的特点。

(2)东北官话区学生声调偏误的差异分析

从学生的声调正确率来看,虽然学生习得声调难易程度的顺序是一样的,但我们发现长锦小片的学生声调正确率明显比嫩克小片的学生要高得多。根据贺巍先生提出的东北官话划分方言片和小片的标准,“根据古影疑两母开口一二等字今声母的不同,可以把东北官话分为吉沈、哈阜和黑松三个片。”“根据古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的不同,可以把吉沈片分为蛟宁、通溪和延吉三个小片;把哈阜片分为肇扶、长锦两个小片;把黑松片分为嫩克、佳富和站话三个小片。”可见东北官话的分区根据的主要语音特点是声母的不同,而东北官话区内部在声调上的细微差别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看到。但从地域的角度来说,长锦小片比嫩克小片更靠近北京官话区,根据语言接触的原理,长锦小片的学生声调与北京官话的声调应该更加接近或更容易习得。

在声调偏误上,嫩克小片和长锦小片的差异也比较大。阴平调嫩克小片有25%的降拱偏误,而长锦小片的学生没有偏误,上声调嫩克小片有50%的降拱偏误和50%的凹拱偏误,但长锦小片则是75%的凹拱偏误,嫩克小片比长锦小片多出的是降拱偏误。去声调嫩克小片有12.5%的降拱偏误,而长锦小片则没有偏误。因此综合来看,我们发现嫩克小片比长锦小片出现了更多的降拱偏误,嫩克小片的学生习得升拱比长锦小片的学生更加困难。由此看来,东北官话声调低的特点在嫩克小片学生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四、东北官话区学生学习声调的影响因素分析

(1)声调本身的难易度对学生学习声调的影响

从生理发音的角度来说,声调本身的习得难易度对学生学习声调是有影响的。比如基本拱比复合拱容易掌握,基本拱中的平拱和降拱比升拱容易掌握。因此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更容易习得阴平调和去声调,而较难掌握阳平调和上声调。

(2)不同的地理区域对学生学习声调的影响

嫩克小片和长锦小片虽然同属于东北官话区,但学生对声调的掌握情况却有很大的差异,长锦小片学生的声调习得明显比嫩克小片要好。从方言的地理分布上来说,长锦小片比嫩克小片更接近北京官话区,根据语言接触的原理,方言小片不同的地理分布对学生学习声调也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越接近北京官话区,声调习得越容易。

(3)东北官话的声调特点对学生学习声调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东北官话区的学生学习阳平和上声调比较困难,这和东北官话声调调值低的特点是一致的,均体现出了方言母语对学生学习声调的负迁移。而嫩克小片学生的声调偏误方式比长锦小片更容易出现降拱偏误,说明方言母语的负迁移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五、东北官话区学生学习声调的教学策略

(1)突出难点,重点练习阳平调和上声调

从生理发音的角度来说,阴平调和去声调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调形,从学生的实验结果来看,也验证了这一点,学生阴平调和去声调的正确率明显比其他两个调形要高。而阳平调和上声调正确率则很低。因此在声调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练习阳平调和上声调,尤其是正确率最低的上声调。在练习方法上,阳平调可以给它搭配一个阴平调后字,利用阴平调后字高平的特点提高阳平调的音区。对于上声调,则可以采用加一个去声调前字和加一个阴平调后字的方法来进行练习,利用去声调前字将上声调前半段的音区降下来,然后再利用阴平调的后字把上声调的后半段音区提高,但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字都需要读单字调,不能读变调,否则就达不到练习上声单字调的目的了。

(2)根据学生不同的方言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虽然都来自东北官话区,但不同的方言小片仍然有着显著的差异。长锦小片声调掌握的情况明显比嫩克小片好,而嫩克小片受东北官话方言特点的影响比长锦小片更大。因此在声调教学中,就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对长锦小片的学生来说,需要提高他们的教学要求,努力使学生掌握标准普通话。对嫩克小片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努力克服方言母语的负迁移,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本文系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MD1396)

(作者单位:1.内蒙古民族大学2.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