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强军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基本素养

2016-04-29张小梅吴卫玲

知识文库 2016年21期

军队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是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新的军事变革要求军队科技期刊编辑应自觉提高自身素养,努力肩负起新时期军队科技期刊发展的使命任务。本文从军队科技期刊的特点出发,对编辑人员的基本素养进行了探讨。

改革强军新形势下,期刊的快速发展给军队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编辑部的命运。面向未来数字化出版,需要的是专家型和复合型相结合的编辑。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新发展,军队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除了应具备良好的编辑职业精神和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还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不可摧的保密意识和不断完善的编辑精神,进而为传播和推广军事科研成果服务。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军队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具有双重身份,首先,是一名军人,再次才是一名编辑。政治素质是军队科技期刊的生命线,“政治合格”是首要任务,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军队科技期刊刊登的论文多是在一定军队背景下科研或工作中的新成果、新观点,或者武器装备保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既有一定的学术性,又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在改革强军的新形势下坚定党性原则,增强自身政治思想素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办刊方向,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二、树立牢固的保密意识

军队科技期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军事敏感性。“保密无小事”“保密就是保战斗力,保打赢。”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军队科技期刊的保密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编辑出版保密工作中的新问题,构建保密措施杂志的安全交流平台。在编辑工作过程中,经常能发现一些投稿作者撰写论文时,为确保学术质量,通常都是文章内容真实、描述详尽、信息量大,如果不严格审查筛选,极有可能通过后期期刊的出版公开交流和网络文献资源共享,泄露敏感内容和关键性技术问题,给国家安全造成重大的难以弥补的损失。可以说,严格落实保密制度,加强保密工作是军队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编辑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保密意识,熟知保密要求,严密捕捉武器装备关键技术性敏感词汇和内容,通过有效方法合理、巧妙地规避,进而将学术研究成果合理、规范地传播出去。

所谓技术泄密,是指军队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过程中造成的关键性、敏感性、高价值国防科学技术,特别是武器装备核心技术内容的泄密。〔1〕归纳其原因,主要包含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主观因素。它是由编辑人员和作者对技术泄密危害性认识不足、保密意识不强造成的。军队科技期刊的投稿作者一般是战斗在装备保障一线的技术官兵和装备技术研究人员,由于技术内容的贯通性、普遍适用性的特点,使得部分人员对装备关键技术细节的保密意识不强;再加上编辑人员在审查这类稿件时,注重技术的准确性,描述的规范性和成果的实用性,容易对装备核心技术公开传播造成的危害疏于把关,从而给国防安全和军队建设带来重大的损失。

其次,客观因素。第一,由于装备技术发展迅速,专业面广,因而对涉密内容的甄别较难。第二,编辑人员对相关领域的装备技术专业知识掌握不全,对应用状况和发展动态把握不准,因而会造成对核心技术保密的敏感性不强。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军队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又不造成失泄密问题,必须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1.作者投稿论文时,必须附保密审查证明。即论文第一作者单位业务部门或保密委员会要开具保密审查证明,为稿件能够公开发表提供第一道安全保障。

2.收稿后应对稿件进行保密处理。即编辑人员对收到的稿件进行必要的编号登记,送审时,应在审稿单上增加对技术内容的审查事项,提示审稿专家审查稿件时对稿件中的装备型号、试验数据等敏感关键性文字描述或图片进行技术性规避,必要时应注明对涉密内容的修改处理意见,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3.编辑人员应及时向作者反馈相关技术内容的修改意见并指导脱密,充分做好保密监管。为此,编辑人员应及时掌握本领域装备技术的相关知识,跟踪发展现状和最新动态,提高对技术涉密内容的鉴别能力,多方面、多渠道、多手段加强对本专业理论、技术和前沿动态的了解,从而在审稿阶段能够对稿件是否有涉密泄密隐患做好筛选和处理工作。

三、培养较强的编辑职业精神

任何一个部门都喜欢“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的人,“脚踏实地,踏实肯干、能干”的人和“有奉献精神”的人。〔2〕作为一名编辑,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努力做到“敬业”的同时有“目标”,即“想做事,懂做事,会做事,做成事,不出事。”有思考力的同时更要有“执行力”,充分利用现代出版技术和传播手段实现期刊的价值。

军队科技期刊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专业的特殊性,它的编辑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人员在做好稿件筛选工作的同时,还要具备深厚的军事科技知识。这样,在处理稿件时才不至于“当睁眼瞎”,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这就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有专业的基础知识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作为一名编辑首要的前提和基础,主要体现在文字驾驭能力、编辑校对能力、论文甄别能力、信息设备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文字驾驭能力,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语法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对稿件的结构内容和语言表述做出准确的修改调整;编辑校对能力,主要包括对稿件中表述不当之处能及时发现、修改,对图表、图型、数据等进行科学编排和处理,对“摘要”“关键词”“正文”等内容、格式的准确核查;论文甄别能力,要求编辑在第一时间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投稿论文进行甄别,对稿件是否符合栏目设置,是否合适在本刊发表做出初步的准确的判断;信息设备实践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熟练掌握智能化办公设备上。〔3〕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排版系统软件和网络化采编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编辑工作中,这些信息化设备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对编辑人员操作信息设备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快速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办公发展模式,更好地为编辑工作服务。

(二)不断充实的知识结构

军队科技期刊是一个集多学科多专业知识于一体的刊物,它要求编辑人员熟悉自己期刊范围内的专业知识,于学习型和复合型一体。鉴于军事理论和军事术语的独特性,军队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在进行编辑专业业务培训的同时,还应对军事科学技术理论进行多学习和多方式的能力训练。首先,要在实际审校稿工作中学习、思考;其次,要虚心向老编辑、审稿专家学习取经;第三,通过培训系统学习,全面掌握;第四,关注国内外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军事理论。

综上所述,军队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刊物的交流作用,才能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