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分析

2016-04-29黄世建

知识文库 2016年21期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与国家培养出大量的党员人才,促进高校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在新媒体视域下,探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进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党的十八大中已经明确表明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要求,各个高校纷纷贯彻国家政策,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的要求与挑战,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要对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国家的全面建设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大量的党员人才。因此,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学生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进而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一、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

(一)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是网络时代不断发展的产物,主要是指万物皆媒的环境。新媒体中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之后逐渐发展和流行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形式很广泛,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宽带局域网、卫星等媒体渠道,其中也涉及到了电脑、手机以及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媒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突出个性化。由于各个先进技术的大力支撑,新媒体可以对受众进行有效的细分,根据每个人对媒体的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使得受众可以结合自己的使用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信息传播服务的定制,实现传媒服务的“私人定制”。换句话说,每个用户接收到的媒介信息可以选择“一样”和“不一样”,突出媒体信息服务的主动性,改变以往被动性接受信息的局面。第二,突出互动性。由于网络技术的成熟,新媒体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与受众进行互动,使得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信息的发布者,均衡了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平等关系。例如现代大学生较为欢迎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第三,形式多元化。新媒体在表现形式上看具有极强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特点,其信息内容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广,可以将文字、音频、画面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活化新媒体传播内容,实现内容的延伸与拓展,进而为高校学生带到极大的便利性。第四,在信息传输方面,新媒体具有极强的及时性,利用软件与网页的内容资源,实现24小时的运行,进而缩短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距离,为受众创造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便利信息服务条件。

二、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重视新媒体地位,转变学生党建工作理念

在新媒体时代中,为了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高校要给予新媒体充分的重视,并做好管理人员的新媒体思想教育工作,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树立新媒体意识,进行将新媒体意识贯穿到整个党建工作中,满足高校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首先,高校领导要重视党建工作,并依托于新媒体进行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保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方向与目标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快速发展与完善。其次,要重视微信、微博、qq、BBS等新媒体形式的地位,在传统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拓展,创新其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与高校学生保持及时、密切的沟通与交流。最后,高校在基本设施硬件上要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一定的支持,改善校园网络环境和教育环境,落实各个党建措施,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二)培养高素质党建队伍,推进新媒体的应用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服务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其技术性的特点也给高校党建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建工作人员要具备使用新媒体的能力,除了具有熟练的党建工作素质之外,还要不断完善舆论引导能力,利用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因此,党建工作人员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库,积极拓展新媒体知识范围,进行新媒体技术的锻炼与学习,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除了党建工作人员的自主学习之外,高校还要对党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聘请专业人员以面对面教育或者是讲座等形式进行高校党建工作人员的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岗位素养,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三)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党建工作方法和模式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为了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优化,高校要对党建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并以学生为核心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保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党建工作人员要利用新媒体构建网络党课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喜好和心理特点,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积极组织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强化高校、党建工作人员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结合,扬长避短,提高学生参与高校党建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打破原有灌输式和命令式的工作形式,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可以利用新媒体构建党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登录到党务管理系统中发表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与见解,进而对学生建议进行收集与整理,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决策和方向提供重要的依据。另外,高校要强化党建工作的服务性,采取多种渠道逐步建立资助贫困生的奖、助、补等各种措施,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以良好的服务为依托,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将高校党建工作引向人性化,进而新媒体视阈下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四)完善党建管理制度,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

在高校的党建工作中,要重视党建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特别是在进行信息更新与发布的过程中,要认真核查信息来源,考虑到学生通过新媒体进行信息阅读时的习惯与基本诉求,进而充分发挥出党建信息的育人功能,喜闻乐见的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在传统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拓展,创新其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结合现代网络通信平台与高校学生保持及时、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在高校党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以及人人网主页中,要对传播信息进行严格控制,排除对于学生思想和正常不利的因素,规避新媒体带来的不利因素,为学生创新出积极、和谐、轻松的信息阅读环境,进而保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高校要不断完善党建管理制度,强化党建基本工作内容,重视学生入党生思想汇报,利用党建管理系统现新旧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保证党员队伍的高素质,进而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在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充分发挥出学生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本文主要提出重视新媒体地位,转变学生党建工作理念、培养高素质党建队伍,推进新媒体的应用、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等措施,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