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2016-04-29张茜雯
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受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因此长久以来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对于数学而言,有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学好数学,爱上数学是本文所思考的话题。数学作为高中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应付高考考试升入大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之中,课堂的教学环节显得最为关键,它决定着课堂的学习效率,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变化。可以说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教学的效果。由于受到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一直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实施素质教育后,虽然学习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依然存在有不少的问题,比如题海战术使学生劳神费力,可能效果却仍然不佳;课程逻辑思维能力强、内容抽象,学生感觉晦涩难懂等等。那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爱上数学?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针对原因给出了一些建议。
1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的探索
课堂学习效率不佳有很多的原因,笔者结合实践,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1.1 学生方面
众所周知,高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考,而数学在高考中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在教学计划编写、课时安排等方面对数学都有所倾斜,使得数学课时往往多余其余学科的课时,有时还是部分学科课时的两倍。但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对于同一门学科的注意力时间太长,就极有可能产生疲劳、紧张、压抑等不良的反应,使得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再有,随着高中学习的任务加重,总课时的增加,使得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进而导致学生的个性特长等不能更好的发展,身心疲惫的状态不能得到良好的缓解,每天基本都是学习、餐厅、寝室三点一线,而三点一线之中上课学习由占据了绝大的比重,将学习进行划分也就是上课、写作业、考试不断循环,这使得生活缺少了必要的乐趣,进而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此外,再有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升学压力大、作业繁重、睡眠时间不足,使得学生的精神状态不佳,进一步的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1.2 教师方面
首先,是数学教师对于教学的准备工作准备的并不充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有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行为失去了必要的教学准则,致使脱离教学目标航道,导致教学效率大大折扣,进而致使课堂的学习效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内容繁杂,逻辑思维强,教学难度大。根据这一点,如果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准备不充足,授课环节设计不合理,就无法活跃课堂气氛,无法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使得课堂的学习效率降低。
再者,高中数学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不合理也是导致课堂学习效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数学教学的方式已经有过几次重大的改革,但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仍然有很多不合理的教学方式。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入式,通俗的讲,就是人们常说的“填鸭式教育”,就是单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过程,这种课堂状态很容易导致学生“走神”、犯困等。其二,教条式,就是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反对不同意见。其三,单向纵横式,该方式缺少联想发散,就是死啃书本,而对于数学这种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没有教师不注重培养思维能力,不让学生举一反三,那学生就根本学不好数学。再有,苛严管束式,这种教学方法不懂宽容,不会鼓励,只会从严教学,会很容易使学生心生畏惧。这些教学方式虽然都有自身的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弊端也十分大,它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心生厌烦;容易导致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缺少沟通交流能力等等,这些对于课堂学习效率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大概的了解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具体原因,根据这些原因,笔者给出了一些建议:
2.1 明确高中教学目标
从教师方面来讲,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实际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用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做到活用教材,结合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通过较为通俗的语言,使他们明白所授课程知识,使他们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能够符合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必须进行有效备课
老话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没那么夸张,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如果教师向讲好课,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备课。在备课时深挖教材信息,深入了解内容特点,掌握思想脉络,明确每节内容的重难点,并根据具体的重难点设定相应的问题情境,组织合理的教学环境,如搭建模型、小组讨论等等。要求备课时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要设置完整,并且保证教学环节能够环环相扣,层次分明,主次清晰,要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性。
2.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
学生对同一门课程关注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产生疲劳、压抑、紧张等负面的情感,导致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之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通过他们的参与,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之时,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对学生搭建的知识脉络起到查缺补漏的效果。或设定具体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让他们掌握了课堂内容,还使他们学会了学习。
2.4 引导学生独立的发现并解决问题
数学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科,它有太多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人们从认识上好理解上产生误区。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善于引导,让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教师在其中仅其辅助的作用,如此得出的结论结果,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可以增强他们对于该类问题的理解,避免以后再遇上这些问题不会“栽跟头”。
2.5 采用班内分层教学
所谓“班内分层教学”就是在不打乱原班级的情况下,承认各个学生的学习差异,通过对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和指导方法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学。
首先,对学生分层。对学生分层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应该提前让学生了解到分层教学,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并综合学生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
其次,对教学内容分层。将班内学生分成几个层次之后,就必须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教学内容分层。具体而言,高中数学教师一方面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将知识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分成若干层次;另一方面,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围绕各个层次的知识点设计不同的问题,并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样使得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有机结合在一起,有专门针对后进生的教学内容,有专门针对尖子生的难点疑点,使课堂教学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得到进步。
最后,指导学习方法分层。在班内分层教学方法下,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别,使用的练习题也存在差异。相应地,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相同层次学生具体的课堂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3.结语
总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就应该先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只有提高了授课效率,才能保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根据实际问题设置问答环节,在保证课程进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要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集中精力,提高课堂注意力,保证能够明白教师所讲的重难点。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