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劝园丁重抖擞 别具一格巧提问

2016-04-29黄嗣伟

知识文库 2016年21期

“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总结的一条真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既是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师生互动合作的重要形式。新一轮科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奋斗于七尺讲台上的园丁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心理念,大胆尝试别具一格的教学新模式。其中,把握课堂提问技巧是一个亮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践行:

一、化难为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也要借鉴这个打胜仗的兵法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生特征和知识功底,提出的相应广度和深度的问题,为学生自主探究保驾护航。诸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这一内容时,假如直接提出“该物体与相邻的物体之间是否压力作用?”那往往使学生迷糊不解。为了降低难度,我采取分解的办法予以点拨,左手先拿出一只矿泉水瓶子,打开盖子后提出问题:“假如我在瓶子下面戳个小洞,里面的水会不会流出来? ”“当然会呀!”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我继续发问:“假如这个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水也会流出来吗? ”一部分学生说会流出来,,另外一部分学生说水不会流出。此时,我把这个瓶子做了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发现水不会流出。于是,再提问:“如果我们将瓶子做上抛运动,那里面的水会流出来吗?” 师生很快进入到了互动合作的高潮中,使原来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了。再如,我在执教“楞次定律”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思考:线圈与磁铁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原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其实质为什么都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为了让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我先现场做了四个小实验:条形磁铁的S 极插入、抽出线圈、N 极插入、抽出线圈,并早黑板上列表归纳每次实验中的原磁通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以及感应电流的方向情况,然后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上述四个不同实验有什么共同规律? 原磁通量与感应电流有何关系?”大部分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对所学新知识更容易掌握了。

二、精心设计,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提出一个问题很容易,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结合该节课的三维教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预设好问题,以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技能。譬如,我在执教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课时,为了避免学生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特殊力,先让学生初步阅读、理解本节课的大概内容,然后鼓励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并且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火车转弯时,假如内外轨高度完全相同,那么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外轨高于内轨,火车按设计速度行驶时,火车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又有什么来提供的?经过学生的广泛讨论,最后轻松得出了如下结论:假如在转弯处使外轨道略高于内轨道,火车受力是斜向轨道的内侧,而不是竖直的;它与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成为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类似精心设计的提问,有利于增进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创新视野,为进一步开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扫清障碍。

三、灵活提问,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应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谓“发展是硬道理”。但是,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高中物理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模式三部曲。因此,提出问题也是完成三部曲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可以采取如下方式提出问题:

其一,逆向性提问,它主要指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反过来提问,引导学生作反向思维,从而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框架,冲破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譬如,我在执教“电磁感的导入时,就开门见山的反向提问:“电流能产生磁场,反过来利用子蹬场能否获得电流?”一石激起千层浪,全体师生饶有兴趣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

其二,层递性提问,它是指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由浅人深的提问方法, 引导学生思维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经层层推理和剖析,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目的。

其三,比较性提问,它是通过比较进行提问,既可以在不同事物或同种事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达到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目的。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异同,从而使学生对所学新知识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诸如“ 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有哪些异同点?” 就是一种比较性提问,教学效果显著。

其四,拓展性提问就是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问的方法,它能起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譬如,我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电功的计算公式后, 及时提出问题:“根据欧姆定律原理还可以推理出其它计算电功的公式吗?”学生的创新思维闸门被打开了,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复习了旧知识,效果妙不可言。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我们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钻研新教材,根据三维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提炼最佳的提问方式,才能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条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策略,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