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的视阀下高校教学管理职能结构的研究
2016-04-29张蕾
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能文本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文本化写照,通过对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职能文本的研究,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清晰的梳理,最终应用扎根理论,借助于Maxqda10.0质性分析软件把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划分为教师管理、学务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教学基本条件管理、其他工作的管理七项职能的职能树,以此作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的依据。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人才培养,达成这一目的途径之一是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的教学管理的过程就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过程。但是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内容的现实状况以及高校的教学管理的应然状况学者们仍然众说纷纭,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内容的正确认识有助于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合理设置机构,避免机构之间的职能重叠,机构臃肿,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的效率,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高校的教务处是高校的教学管理的主要实施部门,因而研究高校的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可以以高校的教务处的职能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笔者本着可查性、完整性以及统一性的原则,选取了辽宁省20所高等学校的教务处科的机构职能文本作为本研究的对象。
在此研究中,笔者依据扎根理论,应用Maxqda10.0质性分析软件对辽宁省这20所高校的教务处科的机构职能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编码的步骤分为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通过三个步骤,本研究最终形成三级代码树。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一个对定义的现象概念化以及编码的过程,开放式编码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对资料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登录,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达到饱和。具体的做法就是:首先,仔细研究原始材料,逐字分析,从中寻找出共同具有与主题相关的某一性质的现象,把这个共同具有的性质概念化,最终达到使原始材料收敛成可分析的少量概念的目的。其次,把共同具有某一性质的概念再进行归纳,形成一级代码。在运用软件进行编码的过程中,逐句分析,每遇到一个意义单元就需要登录一次,重复的也需要登录意义单元指的是意义而不是句子,因此可能会出现一句多意的情况。
在本研究中开放式编码共出现了2264个意义单元。笔者逐句分析找出意义单元,并进行概念化,概念化的过程是指资料被分解为个别独立的事例、想法、事件和行动,然后赋予一个名称来代表。要注意一些教务处文本的原文,特别是能够作为代码的原文,有的称之为“本土概念”,采取完全让资料说话的态度,由于教务处的职能文本都是机构化的条理文本,因而这种“让资料说话”的情况是很多的。本文经过抽象化,最终得到66个一级代码。
二、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是对是对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概念和类别加以类聚,实际上,这两种编码并不具有绝对的次序性,因为在开放式编码中,头脑中已经开始连结某些概念了。主轴式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建立前面业己形成的概念类别之间的各种关系,这样就可以对现象形成更精确全面的解释。这些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语义关系、相似关系、对等关系、功能关系等等。研究者每次只对一个概念类别进行深度分析,围绕着这个类别寻找相关关系,发现与其它概念的关联,从中抽取共同的特质,形成主题,加以命名,因此称之为“主轴”。开放性编码的主要任务在于发掘范畴,而主轴式编码意图更好地发展范畴。
在本研究中采用类属分析的形式,把开放式编码进行相同性质分析,发掘代码之间的联系,把具有相关联系的代码归纳成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最终抽象概括出21个主轴编码:协助人事处进行教师评聘、教师考核、教师培训、教师评奖、教师事故处理、教师工资、学位管理、选课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准备环节、教学运行环节、教学建设环节、课程的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的流程、教学资源管理、招生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务处日常工作、其他教学管理工作。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也就是发现核心类别。核心类别的发展,主要目的是对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别经过系统分析后进行归纳和精练。一个研究的核心类别代表该研究的主题,与其他类别相比,它应该具有统领性,可以连结其它类别,组成关系概念之间的连结的陈述,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释架构。
辽宁省省普通高校教务处的职能文本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在选择性编码阶段,根据主轴式编码形成的7个选择性编码——教师管理、学务管理、课程管理、教学基本条件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其他,这七个概念类别的确定依据的是教学要素原理。
此研究中所编代码的检验采用反馈法,反馈法是指研究者得出初步结论以后广泛与自己同伴、同事、朋友和家人 交换意见,听取他们的意见。给与反馈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此研究课题较为熟悉的人,还有一类是对此研究课题较陌生的人。对此课题熟悉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专业意见,对此课题不熟悉的人虽然对这个课题不熟悉,但是往往可以从其他角度提出新颖的观点,使研究者受益匪浅、耳目一新。笔者在编码工作完成以后申请导师和副导师的审阅,经副导师引见,专门请教东北大学已退休的原教务处处长审阅,笔者还请社会保障专业的一名同学查阅,最终一致认为此代码真实有效。对其提出的意见,笔者在与导师以及副导师探讨以后改动,然后再次在五人之间进行反馈,最终形成以教师管理、学生学务管理、教学基本条件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以及其他工作七大工作内容。
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一直存在着机构职能重叠以及机构臃肿的问题,高校依据以上的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分类设置高校机构以及机构职能的分配,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因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