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状及对策
2016-04-29吴多盛
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提高体育自主学习积极性,强化运动意识、养成运动的习惯;尤其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怎样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潜能,从而培养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些到目前为止都是我们中职体育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当前的中职学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如何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在中职学校中,体育教育除需要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将更高,技术劳动力将更趋紧缺,中职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初、中级专门人才的重任,而中职教育能否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技能、素质等诸多方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体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尚有“职业”性的特点,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让中职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终身受益、这是我们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般来说,就读中职期间,正时值人生的学习黄金阶段。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在校期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深浅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状况,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顺应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参与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能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此来发挥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积极性和运动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一、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现状。
1、中职学校普遍对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工作重视不够。
近些年,中职学校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工作重视但尚力度不够。中职学校中,对学生入学要求不高,从而造成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对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培养算是下足了功夫,但在体育教育教学上缺乏系统的安排,在整体要求上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针对中职学生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社会对体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以及应试教育等不良影响,造成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失去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普遍难于形成。
2、体育教育教学的内容设置不合理,注重竞技项目为主要教学方式,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形成脱钩。
学生对终身体育观的认识比较浅,终身体育意识薄弱,学生感觉体育锻炼离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很遥远。另外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技能方面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运动能力、体育锻炼习惯、运动兴趣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缺乏,是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的时候、就应该利用对体育意识的培养,把学生放在社会的学习环境当中、最终实现中职学校学生的终生体育的意识。
3、缺少引导,学生的体育知识结构不合理。
在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过程时,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了解不足,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主要的传授内容是技能和技术,理论性的知识没有被作为是重要的内容,导致了学生对体育人文性的知识和人体科学的知识方面上的认识能力非常的匮乏,学生在体育的学习中,学生们不明白所学过体育的技能进而对自我个体产生了多少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课余闲暇时间,主动的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会越来越越少的。一方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实践较少,因为实践是认知的来源。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不断地参与体育运动中逐渐形成的观念;绝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是因为他们对该运动本身产生兴趣,是直接兴趣,而不是间接兴趣。所以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不可能持之以恒,一旦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就立刻终止运动,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
4、学校体育设施严重缺乏。
近年来,各中职学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运动场地体育器材更显匮乏,如教师没有认真地组织,体育锻炼课都不能很好开展,部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也将深受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没有在增强而是在消失,更加不愿意活动,如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十分不利。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建议及对策
1、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基础,面对学生爱好的多样化及学生在体育知识上的学习期待度,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极为关键。
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养;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学生了解身体锻炼理论知识,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中选择正确的身体锻炼的办法和手段,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充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促使中职学生在那即将毕业面向社会之前,可以独立的计划相对长远的体育锻炼目标,采取合理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促进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教师根据时代教育要求及学生现状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加大投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招生规模大大上升,甚至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出现爆满,学校学生人数上来了,但在城区中的中职学校必竞规模有限,学校小,体育场地小,体育设施缺乏,运动器材少,根本无法满足体育教育教学的要求,学生想运动,场地小器材少,老师的引导也显得苍茫无力。只有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4、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欲望不断得到满足,从而形成运动习惯。
5、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具有满足个体身心健康所需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把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应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熟悉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爱好,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三、总结
中职学校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出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一线生产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们有广博的知识和强健的身体。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把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熟悉了体育的价值,明白在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地达成,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作者单位:海南省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