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媒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2016-04-29董宪伟
物理学习充满着浓厚的探究色彩,学生理应成为探索的主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伴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物理课堂教学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教学方式在逐渐改变,体现着时代气息,提升着教学效果。
一、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物理教学应拒绝直白的“告诉”与“灌输”,相反,教师应依赖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比如,教学“电流的强弱”这一内容,笔者运用课件主界面显示“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测量”、“巩固练习”、“电子实验室”等菜单,并通过“电流的测量”这一菜单进入教学。笔者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不同的物理量涉及的知识结构,引出由“树根”至“树冠”测量温度的“知识树”,帮助学生回忆测量的相关知识,并由此联想到电流的测量。之后,笔者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对电流表的操作及读数的要求和说明,并模仿测量温度的“知识树”,自学电流表的使用。同时,对比展示测量电流的“知识树”(“树冠”上的提示处于空白状态,待学生填写)。此时,笔者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再请学生代表展示本小组观点。一小组代表指出在使用电流表之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但电流表有两个量程,所以使用时先要选择合适的量程,然后要串联接入电路,并注意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从“一”接线柱流出来,然后再根据所选量程和分度值进行读数。另一小组的代表强调千万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同时提出“有的电流表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度怎么办”这一问题。笔者给予认可和鼓励,然后用动画展示测量电流的完整“知识树”,并小结电流表的使用规范,补充校零、试触等知识。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训练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
上述案例中,笔者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技术展现“知识树”,在测量电流的活动中渗透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知识树”的对比,有层次的展现,使测量的知识结构有主次、有条理地呈现出来,促进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使松散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减少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学生不再是机械地接受“灌输”。这样设计与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分享。
二、发挥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辅助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与理解
课件中大量文字、图像信息不能充满条条杠杠的知识点,如果因此而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就得不偿失。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实验的可靠性、普适性、科学性,针对故障、失误、误差等,总结经验教训。
比如,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教学活动中,笔者播放自制课件,展示节日里的彩灯、马路上的路灯等视频片断,引导学生判断电路的串、并联情况,以巩固所学知识。当有学生怀疑彩灯不是串联时,笔者则展示一串点亮的节日彩灯,请该位学生上台观察。结果该生发现小彩灯之间是串联的,而灯串之间又是并联的。笔者给予肯定、表扬,并将小彩灯布置于教室一角,为后面的猜想创设情境。接下来,播放课件幻灯片,内容为四幅有电流表连接的电路图。笔者请学生选择电流表连接正确的一个电路,并要求说出其他错误连接的电流表的问题所在,从而复习电流表的使用。然后,组织学生实验: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连接一个串联电路,闭合电路,观察灯泡的亮暗,并猜想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在准备的器材中,部分小组桌上的两个小灯规格相同,其他小组桌上的两个小灯规格不同。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观察,提出猜想,并把猜想和依据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上。
实验过后,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及给予肯定、表扬,并加以点评。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刚才实验方案验证的猜想是否有科学性。学生实验,笔者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边实验边记录数据。最后,请两组学生用实物投影分别展示实验数据,介绍实验成果,笔者辅助进行分析和论证。运用幻灯片呈现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用课件播放简单电路和串联电路内部形成电流的微观电荷运动的动画。
上述案例体现实验探究课教学的典型性,笔者利用视频剪辑、幻灯片快速简捷地复习,引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营造平等、开放、互助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学生探究的舞台,教师一定要留有充裕时间让学生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小组互助来解决,借此营造平等、开放、互助的师生关系。因此,制作课件时要立足于学情,作好预设,尤其是对“突发性事件”要有所准备。比如,在“电流的强弱”教学中,学生容易想到:“如果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会发生什么后果?”此时,可以利用菜单里的“电子实验室”进行模拟破坏性实验,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加深了学习印象。又如,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教学中,则可以运用实物投影,把典型的、有创意的学生实验设计展示出来,并在相应的实际操作中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笔者认为,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不能只是停留在追求手段形式的“技术层面”,而应当使之为教学服务,借此转变物理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方式。因此,制作课件必须遵循指导性、交互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切实为自主学习服务,同时还要预留好一定的空间,用以解决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伴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开发的脚步,教师要学会熟练地制作网络课件,利用有网络的教室环境进行自主探究式、开放式、合作式的教学,以促进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让物理教学搭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快车,不断走向有效与超越。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