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讨

2016-04-29陈燕萍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追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当代大学生应该从多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系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到振兴中华民族之举的高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承接、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的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三个倡导”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历史演进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祖国复兴的火炬交到了大学生的手上。伟大祖国需要不但在政治上,而且还要在经济、科学文化上真正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真正地站在世界强国之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在高校学习深造的过程中思想道德体系逐步形成。一项针对本科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对主导性的公德规范大多数也是认同的,但是同时也不否认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存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边缘化价值观倾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表现为:多元化特征的突出;主体意识的增强;传统与现代性的交织;功利性的明显倾向。作为新朝代的大学生,我们责无旁贷。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我们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

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大学生中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需要,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的需要,也是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道德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创新教育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认知认同

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灌输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占领这个主阵地,毫不犹豫地向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但是,应当注意到时代的差异和学生主体发生的变化,注重创新教育宣传的内容和形式。

网络阵地必须占领。高校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道德和技术等方面的手段,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阵地,引领网络舆情。具体来说,应该在两个层面有所作为。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探讨,利用网络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交互性特点,提升大学生学习探讨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校内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还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氛围和环境。最后要充分发挥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特别是校训涵养和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深度挖掘校训的育人功能。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包含了追求知识、热爱科学的内容,也包含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增强竞争力的各种品质要求,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方面做出表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坚持日常生活,一以贯之。高等院校要综合利用法律、纪律、道德、行政等手段,使大学生日常生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通过这种一以贯之的实践锤炼,使之内化于大学生之心。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一起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大学生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科学发展观

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做到自省自律、知耻改过。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对于自省、改过、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君子慎其独”,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一位哲人曾说:“失去羞耻之心会使人陷入麻木,激发羞耻之心会使人改过向善。”不辨是非难处事,不知荣辱不成人。因此,在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中,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辨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使优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发挥大学生的人才素质优势,建设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

总之,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追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当代大学生应该从多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单位:成都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