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困生提供一个契机,一片土壤
2016-04-29廖数明
在一个班集体中,总有星星点点那么几个,他们就是老师口中所谓的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成为我们班主任老师工作中的难点。虽然他们在班上占得比例四微乎其微的。但是他们会影响班风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衡量一个班主任老师业绩好坏,素质高低的准绳之一。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准确地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我个人在班主任教学工作中的做法。
我班的少军,这孩子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聪明 、活泼,可是事与愿违,上课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是他;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也是他;违反纪律的也是他;学习成绩差的也是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明白学困生自卑心理的通常表现为过分焦虑、敏感,行为呆板,孤独自处,不善交际,常常心神不安;对学校、课堂、老师存有紧张恐惧感,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自信;对自己的人格或能力作出偏低的评价而产生羞怯;忧伤、惭愧、失望和畏缩的情绪体验。心情总是不愉快,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愿望,常常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行事。有时候我想,我们的少军难道真的无药可救了,真令我头痛。有经验的老教师告诉我;“朽木可雕也,只待时机。”
也是,我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当尽全力去教育好学困生,使其改弦易撤,是班主任老师不容推辞的责任。于是,我开始寻找这位学困生的“病”发根源,我了解到了他们家庭的生活条件还不错,父母做生意,早出晚归,更孩子接触不多,更谈不上教育孩子,而这个孩子整天沉溺于录像、影碟。根本没有时间做作业,复习功课,更谈不上有优异的成绩。我进行家访,他的父母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见,积极跟我配合,共同督促,促使他转化。
而后,我努力地去寻找机会和他接触,跟他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我跟他谈到未来,谈到社会的各个行业都需要科学文化知识……他听着,听着思想似乎有些改变,朝着我投来异样的光芒。我趁热打铁 ,接着跟他谈起了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好处,将来社会发展等等。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那天晚上,他竟然主动留下来找我补习……同时,我明白了巴特尔说过的话,过多批评会使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相反地,教师只有用爱的钥匙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锈锁。
曾经有几个老师告诉我,要用差生自身的闪光点,照亮其阴暗面,促使其因内的转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我便开始捕捉教育时机。机会终于来了,我们要进行语文第四单元的检测。我有意识把他叫来补习功课,有意识地掺入考试的内容让他去读去做,并指导他背诵,告诉他做题的技巧。经过了几天的奋斗,他的成绩由27分上升到67分,我当场表扬了他,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他那时会心笑了,脸上的花儿绚丽绽放。这样的进步,是他辛勤劳动的来的呀!从这次测试以后,每天满面春风按时上学,他开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看到到欣喜的变化,我心中暗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行里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向上的源泉。作为教师,应该时时刻刻捕捉时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明白即使是木屑,也可燃起熊熊的火焰。
俗话说;“冰冻三千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行为、习惯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教育,有了转机,可能只是暂时的。我开始执行我的第二计划。让他当语文小组长,每天帮同学检查课后作业,和小组里的小老师一起探讨习题的对错,进行批改。如此循环,上课所讲的内容能够在他的脑海里再现一次,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现在的他,不仅成为同学们羡慕的一个,又能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让他感受到老师、同学是真诚的,这里的环境是和谐的。清代教育家颜元曾经说过,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孩子的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成分,在失败中点燃孩子的希望之火,尤为可贵。满足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满足老师的需求和想法,令孩子最受用的赞美才是最有价值的。
少年儿童正处在一生的奠基时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请记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待学困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慈母般的爱心,让他们也有成“钢”的时候。对于学困生赏识激励策略恰到好处地运用,能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能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在赏识激励策略的运用的道路上,我们玩的尽兴,教得尽劲,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充实,学得自信。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惠安县净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