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合作,共育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

2016-04-29潘彩芳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幼年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实践也证明3-6岁这个时期内的幼儿个体还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收状态,学习各种行为、规则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此时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我园以礼仪教学为特色课程,当组织孩子学习礼仪的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家长加入进来,但发现如何让家长也与我们一起做好礼仪教育工作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在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长对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缺乏重视

现在家中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把家中的独苗当小皇帝、小公主来对待,对他们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同时在文化上物质上有过高的要求,反而对文明礼仪养成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我们应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意识。

★家长礼仪素质不高,导致幼儿养成不良习惯

孔子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家长的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家长礼仪素质不高,如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或口头禅。孩子往往会记在心里,并跟着去做,严重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修养的提高,慢慢地就会也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

家长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不分年龄段,没有系统性,因此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中不能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总以说教灌输为主,这也影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如:当两个孩子在玩游戏时发生冲突,家长只是一味告诉孩子:“别吵了”“谁做错了,就要说对不起!”却不能很好地引导幼儿通过文明礼仪的方式来减少冲突、解决问题。比如当发现幼儿争抢玩具时,家长可引导孩子:“你们两个人都喜欢这个玩具啊?我们可以怎样做不吵架呢?”然后引导孩子一起玩或石头剪子布等形式,让孩子文明解决抢夺问题,使他们提高道德认知和行为。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通过多种家园合作式幼儿养成教育活动,探索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养成教育的新观念,掌握养成教育育儿新知识、新方法,形成家园共育合力,使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

一、制定礼仪阶段目标,家园循序学礼

说起礼仪家长总会不在乎的说:“那不就是谢谢么!”再与家长讨论起来,他们会发现,天哪,原来礼仪有那么多啊,有就餐礼仪、电话礼仪就连乘个电梯都有电梯礼仪,这让一开始自以为对礼仪了如指掌的家长感到手足无措,“老师,实在太多,我们从何做起”是啊,如何让家长轻松做起?我们老师把生活礼仪全都找出来,然后按幼儿年龄段逐一分解下放,是的,让家长和孩子乃至老师,一起循序渐进学礼仪。

二、家园合作,共同学礼仪

我园通过多种形式向幼儿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并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如通过幼儿园网站、微信平台、家长会礼仪专题讲座、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手册、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如何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知识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发放礼仪宣传资料,“文明礼仪伴我行”倡议书等,请家长认真学习《幼儿礼仪内容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幼儿日常生幼儿园在开展礼仪教育之前首先要召开一个礼仪教育动员会.通过活动,有利于改进家长的家教方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家委会起引领示范作用,紧密配合共同进行礼仪教育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与幼儿园间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取得良好的整体效应。为了把学到的文明礼仪行为应用在生活实践中因此我们的礼仪教育开展任家长委员为先锋,幼儿园要开展礼仪教学,就如何让家长参与礼仪教育,这个难题我们把他抛给了家长委员,通过激励探讨,论证,我们发现如何让家长马上做起来是现下的难点,于是“幼儿亲子礼仪实践活动”诞生了,亲子礼仪实践活动先由家委会共同筛选出幼儿公共礼仪如:逛公园礼仪、图书馆礼仪、进超市礼仪等。接着家委会成员自由讨论决定参加哪个实践活动。在选择完后,各参加委员去自己班里招募参加成员,确定好人数后,由每个实践礼仪组组长负责制定礼仪实践方案,大家一起熟悉需要实践的礼仪内容,最终通过委员们及参加家长的不懈努力,把一个个活动制成了一张张礼仪碟片,供全园的孩子们及家长们观看,让家长和孩子们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去“超市”“公园”“图书馆”的礼仪规则。同时通过这种宣传,一些以前不了解礼仪的家长都纷纷要求加入礼仪拍摄。而孩子们也都以加入拍摄为骄傲。

2.家长带家长,同伴式学礼仪

老师带家长学习是自上而下式的,家长带家长学习是同伴式的学习,对于家长来说同伴学习更有说服力,因此,我们特别组织了家长义工助教组,如童话宣传组,家长们自由组成一组来表演礼仪童话,以此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同时组织成立家长资源库,让懂礼仪的知识的家长来进行讲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伴随孩子一生的引路人,所以更应该发挥榜样的作用,如若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都能树立潜移默化的意识,以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约束自己,以文明礼仪影响孩子,必定会使孩子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作者单位: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