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04-29沈元军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对高等人才才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明显。近十几年国家新建了大批本科院校,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以及培养模式都有别于传统的学术性大学,其中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以为服务于本地的企业、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目的,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否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针对京津冀地区2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深入研究此问题打下了提供了数据支持。

一、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本项目在调查问卷编制之前,通过对个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的走访,收集到了高校及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期望与关注的问题;通过搜集相关文献了解了以往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历程与研究维度;综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与以往的理论研究,最终设计了本项目的调查问卷。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与研究方法

问卷发放的范围是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20所本科院校以及30多家高校合作的企业。重点走访了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天津职业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和其合作的几所企业。

根据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性质计算出了不同性质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央企占13%,国企占17%,私营企业占6%,集体企业占3%,外资企业占3%,合资企业占3%。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规模分别是大型企业占30%,中型企业占27%,小型企业占37%,微型企业占7%。

本项目的调查采用问卷发放调查、重点走访及网络发放问卷调查三种方式。采用了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个案调查三种方法。在调查问卷数据处理上,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

(一)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

1、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结合的形式

在调查的2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据中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结合因目的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结合具体方式存在几种形式:

一是以基础教育为目的校企合作。这一合作形式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校邀请企业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为教学计划及内容提供有效的建议;学校外聘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帮助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管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要求兼职教师要占据各学科教师编制的一定比例;与此,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为高校、企业的科学技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学生实习和训练的场所。

二是以科研为目的校企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主要是以研究中心为主要载体,对当地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科学技术研究真正的对当地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合作形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科学技术转化率,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

三是以学生生产实训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在调查的数据中得出,所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大四毕业前都将完成不同时间段的企业实习,在不同的实习阶段学生会掌握不同的内容,比如通过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接触行业内前言的内容等。

四是高校科研、教学及服务的合作。这种合作方是主要是让“教师走出去”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在不同的时间段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者为企业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将在企业所获取的信息带入教学课堂中,用生动的实例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加强教学效果;与此,教师参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研发,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智力服务;这种合作模式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教师将企业中的项目带到学校作为毕业生毕业设计的题目,根据企业的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这也是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一种完美结合形式。

总体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均有校企合作的内容,但其校企合作均为较为松散的合作类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

2、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专业分布

调查数据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专业集中在计算机类、土建类、制造类和轻纺食品类。通过走访调查得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是技术更新较为迅速的行业,社会产业中站的比重较大,需要大量的新生力量去做一些基础工作,诸如网络维护、程序编写及软件开发等,因此,在此行业中校企合作较为广泛;一方面能够给让学生获得最前沿的技术发展信息并掌握一定的技术,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类资源。制造类、土建类及轻纺食品类相对于计算机类来说,它革新速度相对缓慢,但是这类企业在社会企业中占得比重最大,因为对专业要求相对较低,该类企业能够一次性接纳较多的学生去实习。

3、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资源情况

从调查数据和走访调查中发现,假若该高校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它所涉及到的合作企业相对较为丰富,并且合作的效果相对较好;假若该高校没有行业背景,那么与该校合作的企业类型则较为单一或者较为贫弱,校企合作的效果则不理想。诸如具有行业背景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他们依托具有行业背景的企业如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一院、航天五院等大型央企、国企,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不仅提高了该高校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给学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

调查数据分析显示,86.7%的企业认为高技术人才的缺乏是限制其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这表明企业均已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数据显示,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均希望能够实现较好的、较为全面的合作,但是在现实的操作进程中往往出现诸多的不协调,出现“一头热”现象,这是高校与企业共同苦恼的问题。这其中存在诸多原因,而高校的非盈利性与企业的盈利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应用型本科均与企业有相关的合作,但是在它们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不集中,合作项目较为单一,78.6%的校企合作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或者为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仅有8.7%的校企合作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较为有效的帮助和服务,这也就造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较为被动,企业参与高校教学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满意度

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企业最愿意的合作的形式是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计以及学生的专业实践,其次是利用高校的平台解决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利用高校资源培训自己的员工提高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最后是通过设定行业奖学金的形式来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和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通过数据统计,企业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意愿排列大致如表1所示。

总之,通过本项目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京津冀三地的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认识到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并且也都在努力的进行探索前行,并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了合作。但同时也看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障碍。特别是高校的非营利性与企业盈利性之间的思想矛盾,即高校行政管理上的思想保守,又缺乏相应的制度对校企合作进行有效的支持,与企业思想上的开放但受到诸多因素的约束。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两者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合作和有效的合作机制没有形成。由此,在进一步研究此问题的进程中,不仅仅是要看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更重要的是要在深刻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构建起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

科研基金项目:廊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及动力机制研究》(2015023085)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