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6-04-29聂世刚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我校光明中学第十届德育论坛即将举行,本届的主题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校园和谐建设”,通过论坛帮助教师解决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升教师实际工作能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德育队伍。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心潮澎湃。回想我校德育论坛的举办历程,一次比一次成功,一次比一次有收获。每一届论坛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补药。我也在积极参与德育论坛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个教育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

很多的年轻教师和班主任,经常向我询问管理班级的经验,下面就是我结合本届论坛的主题和我的班主任工作,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经过这么多时间的历练,我个人觉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有一名工作认真负责的男老师,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了。死后他来到天堂,见到上帝,以为上帝要奖励他上天堂享福,没想到上帝却罚他下地狱,男老师不解,上帝告诉他:“你家里有80岁的高堂,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儿子,不好好保重身体,照顾他们,你说你该不该下地狱?”

所以我说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光明中学是“偏才、怪才”的摇篮,特殊学生比较集中,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会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一时,隆湖中学的学生合并过来,这些学生在当时看来就是一些偏才怪才。当时因为合校的事情太突然,导致那些同学过来后有抵触情绪,原班的同学对新同学也有排斥。

作为一个新高一的班主任,我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圆满的完成了班里学生的融合问题,直到高二分文理科,我所带的班级也没有发生一起恶行打架事件,好多分出去的同学还给我发短信,非常留念我们的班级。

三、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光明中学不光学生特殊,家长也很特殊。就以我班为例:光单亲家庭的就有十几个,还有好多父母在外打工,和老人在一起住的,总之是各种情况都有,简直就是五花八门。

据调查,目前上中小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

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

四、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光明中学很早就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中就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班主任应利用好这项教育资源,多向专业的老师请教,与心理课老师通力合作,使得心理健康课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块阵地。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