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开设思考
2016-04-29毛宗飞陈友坤
少数民族是使我国形成民族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特色文化应当在教育中得到传承,以发扬光大我国的民族文化,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得到发展和创新,所以少数民族学校应当开设校本课程。本文首先阐述了少数民族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并如何有效开设少数民族学校校本课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的文化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创新,不仅保留了我国优秀的传统的文化,而且融入当今先进的文化特征,在整体上使我国的文化得到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少数民族的很多学校都在接受新文化,而逐渐淡化了本地的特色文化,这对我国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社会的进步中,为了使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能与社会同步发展,很有必要在少数民族学校中开设校本课程。
·我国少数民族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
·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大部分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至今有的民族还保留非常原始的民族习惯,有的民族则在发展中融入了很多新元素,使当地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都是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在少数民族学校中开设校本课程,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课程内容,对传承与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加强人文教育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经济实力是这个国家的硬实力,而文化则是国家发展中的软实力。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国家是一个令人崇敬的国家,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学校教育应当传承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各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增强国民爱国意识。在少数民族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弥补了人文教育这一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了身心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传承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开设的思考
·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开设校本课程
与汉族相较而言,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都具有民族特色,无论是丰富多样的节日还是有着严格要求的风俗习惯,他们都表现出民族的独特性。在课程资源的选取上,学校联合教育机构共同考察该民族的文化特色,从中吸收那些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优秀的文化资源应用于教材上,使优秀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为了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其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例如,学校可以创办以“缅怀民族杰出人物”为主题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搜索资料中了解民族名人的故事,使学生在其中受到身心熏陶,为民族文化而骄傲。但是要注意,在少数民族的校本课程与活动中,不能涉及任何与宗教有关的主题,而是教导学生以一种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注重课程的多样性
在发展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基础上,同时还要注重课程的多方面发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学校要开设培养学生素质的德育课程、令人反思的历史文化课程以及语言课程等。对于德育课程,它能使涉世未深、懵懂的学生在教育中得到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人生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果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要传播出去,就要依靠精确而有力的语言表达。提高课程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从教育中吸收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从中学到更多有用的技能,对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一个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要依靠一套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的组织实施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评价,以寻找一套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完善教学体系。首先,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设立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看看是否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相符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其次,要对学生的活动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给予情感上的支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要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适当地对学生给予鼓励或者批评。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学校课程开设要少数民族文化和当地特色来开设特色课程,传承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连接,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本民族文化,让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在社会的进步中得到发展,提升我国的民族凝聚力。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月望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