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动手操作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地位

2016-04-29姜玉惠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通用技术在全国试验已有几个轮次,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动手实践操作在通用技术课程所处的地位还拿捏不准,主要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操作。老师的上课模式基本是先讲一段理论,再通过图片演示,举几个案例,学生合作讨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如此反复循环,学生从新鲜到枯燥乏味,老师一味地展示着技术共性理论课,鲜有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一、轻视动手操作的原因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状况,原因有多方面。

第一,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提到,“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避免单一的、机械的技能训练”,很多通用技术老师就是凭这一条,把所有的实践活动看成是技能训练,从而否定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其实,课程标准出现这句话是有一定背景的。钳工这一工种对操作、对经验的要求非常高,有句话叫“三个月可出一个好车工,三年难出一个好钳工”,所以以前劳动技术教育中钳工课教学有机械单一的技能训练的现象。至于劳动技术其他的课程,如家电维修、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识图与制图等,一般不会出现单一机械的技能训练。何况,这句话本身并没错,但许多教师却将这一描述上纲上线,到最后干脆舍弃了学生动手操作这一重要内容,表现为教学上轻视动手操作,评价上忽略动手操作。

第二,学校的装备。动手操作需要一定的装备,通用技术的装备品种繁多,且有一定的数量要求;学校因经费问题而不够重视,也是造成动手操作教学缺失的原因之一。学校寄希望于学生能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操作,或依靠自己准备的材料工具,但在现阶段高中封闭式管理模式下,这条路也行不通。所以,目前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只停留在口头上。

二、正确认识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观念。

首先,这是通用技术教师手中的尚方宝剑,也是我们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开展各类动手操作活动的理论依据。

第二,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低技术性与技术发展的高科技特征并不矛盾。有人认为,现在工业生产进入规模化、流水线、自动化模式,你还学操作钳工、木工,太落后了。话没有错,但必须认识到,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毕竟是整个设计项目的一部分,比如,为了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选择木质板凳的设计制作,那就必须经历明确问题、方案设计、模型制作、技术试验及方案优化等一系列过程,不管什么样的产品,其设计的一般过程是类似的,最初一两个样品也是以手工制作(钳工制作)为主,只不过是产品成熟以后,才进人规模化、自动化模式。技术与设计的真正功夫是在前面的设计阶段,等到后来到生产线上,大部分工人只是看看数控车床,很简单了。

第三,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自己体会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的评价、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等等,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另外,从教师的教学角度来说,教材中有关技术的性质、设计的原则讲得一点不错,几乎所有学生一听就知道,这体现出相关的内容有些空洞,但还要花两节课强行灌输,教师也累。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动手实践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果课堂教学老是讲理论、举案例,缺少动手实践活动,学生则会感到乏味,对通用技术的学科关注度、学科情感必定会下降。

第四,认识到实践操作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动物学家曾说过,食肉动物幼小阶段的嬉耍,是为了锻炼捕捉猎物的本领。爱迪生的许多发明,得益于他勇于实践,而非他知道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设计的原则等技术哲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不大关注动手操作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但动手操作实践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协调手脑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

三、用评价来导向

学科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有甄别、促进、导向。通用技术的评价一定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的导向,主要是立足各地的实际,既要从教学行为层面引导基层教师重视实践,又要从宏观层面、政策层面引导基层学校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硬件资源。主要可以通过纸笔测试和学生作品的评价来实现。

1.纸笔测试

纸笔测试时,要融入一定的实践操作题型,确保相应的题量,作为一种导向,不至于把动手实践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装饰物。具体的题型,如工具的使用,小制作的流程设计,主要考查学生的技术制作能力、技术试验能力等。

诸如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具,设计合理加工流程,能准确、安全地使用工具,能根据技术需要对工具进行适当的改进等等。如锉刀的使用:锉刀不装柄的使用后果;截面比较小的锉刀在使用时,为什么施力不要过大;锉刀和锉柄上为什么防止油脂污染;锉削时为什么不能用嘴吹切屑等。又如制作一个台灯,需要哪些工具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操作实践后能够领悟到的最基本的知识,在各类纸笔测试中应予以体现。

2.对学生作品的检查和评价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从学分获得、学生素质评价等方面来规范实践操作。具体的作品,既可以全省规定,也就是必须要完成的,也可以是基层教师自选的。一方面,由于学生基数大,开展统一评价有一定困难,教育行政部门要抽检;另一方面,基层的老师可参照一定的标准执行,从加工精度、连接方式、强度、稳定性等方面按一定的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强调重视实践操作的导向。

在纸笔测试中融入实践操作内容,对全体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能促进学校在硬件方面的投入,从制度上保证实践操作的顺利实施。反过来,如果学校硬件实施齐全,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的技术思想方法能在评价上得到正面的反馈,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任何学科的教学思想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用技术课程在这方面的要求尤甚于其他课程,让学生实践,使他们有机会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他们才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技术。离开动手实践谈技术,是背离技术课程的本意;鄙视动手实践,就与课程理念南辕北辙。

(作者单位: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