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幼儿园安全管理之门
2016-04-29陈雪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让幼儿拥有一个健康、安全、幸福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美好愿望。在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中,我总结出从以下四个方面为抓手,敲开幼儿园安全管理之门,为幼儿健康成长尽责尽力。
一 把好门卫第一关,是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首要条件。
首先是健全保安值日制度,做到人到心到眼到,口勤手勤脚勤,实行24小时值守制;其次是要加强上放学时段的安全管理,家长必须凭接送卡接送幼儿,中途接送幼儿的家长,须凭班级老师签字的中途接送凭条,门卫保安方可同意家长带领孩子离园;如有外来来访人员,门卫保安必须把好门卫第一关,问清来访者情况,做好登记工作,方能让其进园,真正把不安全因素拒之门外。
二 教师的精心管理,是确保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把好晨检接送关。
保健老师把好晨检第一关,进班后老师进行第二次晨检,防止幼儿将传染病带进幼儿园,或把弹珠、小刀等不安全的小物品带进班级。幼儿中途离园时,家长或老师须在幼儿离园的记录本上签字注明情况。
(二)明确安全要求。
上下楼梯的行走安全、体育活动时的安全、课间活动的安全、午睡时的安全、游戏中的安全……这些对保教人员和幼儿都有具体的要求。老师的眼中每时每刻都要有孩子,保证孩子的活动在老师的视线之内。
(三)落实安全教育。
利用教师例会、后勤例会时间每月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除了分析当前的安全形势外,可以培训保教人员、保安、食堂人员自救与救护的能力。如认识各种安全标记,如何正确使用液化气,怎样正确使用灭火器、消火栓,遭遇歹徒怎么办?发生火情有序如何逃生……
(四)放松性活动的灵活安排。
比如在午餐时可以选择孩子喜欢的舒缓柔和的轻音乐,以放松孩子高涨的游戏情绪,增进食欲,餐后活动时刻选择手指游戏、看图书、挑花线、折纸等小型安静的活动,避免孩子追逐打闹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五)个别孩子灵活对待。
对于那些性格不太开朗的孩子,我们要以积极关怀的态度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粗枝大叶、草率了事。在批评孩子时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出于什么才批评他,并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爱,而不是一味的埋怨或指责,少了真诚的爱的沟通,造成孩子和老师对着干的尴尬局面。
三 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是提升幼儿安全系数的关键。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较稚嫩且易受伤的时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幼儿期孩子的典型特点,他们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面对突发事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生存环境的日趋复杂,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安全意识。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开始,幼儿年龄小,安全教育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中,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如轻轻关门、安静吃饭、不乱吃药等,一点一滴入手,慢慢地让幼儿明白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那些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学不能做,产生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个别不能自控的幼儿要特别留神,看到幼儿做危险动作应及时制止,让幼儿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正强化,从而形成自觉的行动。
(二)创设条件,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创设和利用环境促进其潜在的育人功能。在墙面、版面上布置各种安全标志和幼儿行为图,让孩子认识各种标志:小心触电、安全出口、防火、小心碰头、小心地滑、小心摔倒、各种交通标志等,并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辨别、提供各种行为图片,分析判断简单的行为对错,知道正确的做法。
(三)分清层次,选择适宜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准确把握目标的难易程度,把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按照不同的年龄层次进行系统化,制定全园安全教育方案,形成幼儿饮食、卫生、交通、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防范教育体系。如认识安全标志,小班以认识红绿灯、斑马线等简单的交通标志为主,中大班以认识交通安全标记、电力安全标记为主。
(四)亲身体验,实践安全教育活动。
要培养幼儿持久的安全意识,必须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亲身体验。通过《我家住哪儿》等活动,让幼儿记住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周边环境特征。外出活动时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老师伙伴在一起,如果走失了要找熟悉的大人打电话或请警察叔叔帮忙。结合“安全活动月”,可以开展“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系列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邀请消防指导员来园进行现场安全知识与安全自救、灭火技能培训,发放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单,组织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增强幼儿的防灾、自救、自护能力。还可以结合每年“5.12”开展防震减灾系列活动,教会幼儿在最短的时间里,自救和有序撤离。
四 家长的安全意识,是联系家园安全工作的纽带。
(一)利用新生家长会、家长学校、班级家长会、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调查问卷、开展亲子游戏等对幼儿家长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二)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当义务宣传员。组建家长义务安全保卫队,每天在幼儿上放学高峰期维护秩序,保护幼儿安全。
(三)调动家长参与到“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活动中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交流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让每个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一些安全自护知识,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实现家园共育,共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安全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它需要老师、幼儿、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安全管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常抓不懈。常言道:“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为幼儿美好的童年生活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晨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