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化学实验是课堂有效的“敲门砖”
2016-04-29吴晓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那么,化学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好化学实验这块有效的“敲门砖”,帮助学生学好化学这门课呢?
1、师生角色互换
作为教师必须做的演示实验,学生常常是观众,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学生的印象当然不会深刻,甚至会对实验现象产生质疑:这究竟是实验还是魔术?如此这般,学生怎么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呢?实验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化学实验中,除了有危险性质的,其余都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演示完成,必要时给予指导。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生在独立实验的过程中会对相关的问题积极主动的思考,有些还能提出更好的演示方案。例如,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要将收集在气球中的乙烯气体通入溶液中,学生会提出很好的见解:用集气瓶收集乙烯,再向瓶内滴入少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这样操作的实际效果会改进很多。
2、全员参与、合作互补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的要求是自主探究合作。化学的学习一定要保证全员参与,在此基础上,将优等生与后进生分成一个合作小组,并对组内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明确的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而不是优等生唱主角,后进生演配角,有时甚至是观众。比如在做“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实验时,事先让学生预习好,让学生按自己的角色分别操作,能真正起到“互补合作”,共同提高的作用。实验的过程汇总,后进生的操作能力一点也不比优等生差,教师再加以充分的鼓励,合作的效果就明确的达到了。
3、增加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必要时可以开展一系列趣味化学实验和化学实验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热情。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以把过氧化钠放在棉花上,让学生用细玻璃管对着药品吹,观察棉花是否着火,进而有的学生会提出“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也参与反应”的问题。这样既新奇又刺激,增加了“实用化学”的时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唤起对知识的渴望。
4、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器物,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即实验
实验的资源不仅仅限于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生活中的物品也可以成为实验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如矿泉水瓶,可以做金属钠与水反应,也可做喷泉实验;喝奶的吸管、针、果冻塑料瓶可以做电解水实验;这些“土仪器、土药品”操作简便,便于观察,能揭示反应本质,加深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独特之处。
5、通过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性实验的特点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药品,可设计不同的方案解决同样的问题,或用同样的仪器药品解决不同的问题。其实,探究性实验可以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思考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见探究实验这种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再加上每个学生独特的思考方法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出的结论可能百花齐放,又由于这些方案源于学生,相互之间更容易交流与沟通,从而选择出最好的实验方案。同学的启示和点拨开阔了思路,启迪了思维,对实验的原理有了本质上的理解,实验能力从本质上得到了提高,从而获得一生受益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6、通过对比性实验强化学生的认识
对比性试验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本质上的区别。比如做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实验时,可设置对比实验:一个是不加还原铁粉的溶液,另一个是加了还原铁粉的溶液,实验时会发现,前者溶液是浅黄色,没什么明显现象,后者由浅绿色变成黄色。这个对比现象会大大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学好如何保存溶液的知识。
7、合理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直观丰富的认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多媒体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溶于一体,相较于抽象、枯燥的化学课本,更利于展示实验中无法演示的稀有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反应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达到逼真还原的效果,灵活地放大或缩小实验场景,进而将反应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如锂和水、铷和水、铯和水的反应,由于药品价格昂贵,一般的学校不可能做实验,如果教师自己从网上找到相应的视频资料就再好不过了。这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与水有反应的视频,既有单个的反应,也有连续的反应,反应情景对比强烈,震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生动有趣的实验更有利于把“外在”的信息,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新、寓教于创造。任何事情,做过就有体验,理解就更清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可能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使化学实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敲门砖”。
(作者单位: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