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思考

2016-04-29李久福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积极进取精神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下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的关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够忽略了在德育,体育方面的同步发展。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黄金时期,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值得思考和讨论的课题。

1 正确认识体育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在逐渐的被关注,因为,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而且也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加强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才能够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强化体育教学,逐渐引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这样,才能够达到有效的体育教学。反之,学生如果缺乏体育教学的参与兴趣,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还会给学校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当注重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2 科学分析现状,把握实际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都非常注重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影响着学生都选择把时间用于学习上,而对体育课教学产生了忽略的思想,主动参与的意识也随之淡化。新课程改革后,体育作为一项应是考试内容,教师则更加是针对一些考试内容和项目让学生进行反复加强训练,这样,学生们更是谈不上体育学习的乐趣,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更加会让学生提不起体育课堂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另外,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学生的因素,每节课上都是让学生跑跑步,做做操,这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甚至有些地方的体育教学设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一些兴趣活动的展开。

2.2师生互动和评价的不足

体育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它是以室外活动为主,同时也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这样,教师才能够深入的了解学生,来完善教学计划,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讲解技能动作的一些要领和示范,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是特别了解,比如像男生较强的表现欲望,青春期女生比较羞涩的心理等等,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评价也比较注重结果,这就使得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处于优越的地位,而由于自身原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会逐渐产生自卑的心理,逐渐对体育课的参与失去兴趣。

3 合理优化教学,创新学生参与的策略

3.1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少参与,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性。然而,通过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大胆的进行实践与思维创新。

例如,教师在教学排球时,可以先讲解学生要掌握的基本动作要领和其中的规范,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练习垫球来理解和内化教师所讲的知识技能,练习形式可以多样化进行,多人一组围成一个圈或者是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集体指正还是个别指导论情况而定,这样,让学生进行实践的练习,促进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体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2教学内容形式的多样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仍然是活泼好动的,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精心的设计整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行体育课的教学,也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枯燥单一的体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应变能力也会随之增强,继而会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高抬腿”这一动作的时候,因为是在原地起跳,相对来说体力消耗也比较厉害,尤其女生难以坚持下来,教师则可以想办法鼓励学生:这个动作就类似于平时我们骑车上坡的感觉,加油啊,我们一起向前冲!这样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不仅能够使动作的强度得以较长时间的持续,而且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意志。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所教知识技能的特点设计成学生比较喜爱的游戏形式,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性,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

3.3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在每次体育活动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次体育活动的技能知识进行总结,并反思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要求掌握的技能有哪些,自己掌握的效果如何,养成这样一个良好的总结反思习惯,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另外,教师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的评价和鼓励,因为学生的技能掌握以及身体素质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做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主动参与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从而促进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