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单片机技术》课程建设的探讨

2016-04-29何湘龙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单片机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硬件基本结构,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建设好《单片机技术》课程势在必行。

一、课程建设应明确课程的性质

深入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相关知识。但是在现代的职教理念下有这样几个缺点。第一,教学内容偏向理论知识的讲解,技能培养课时和内容都少,不符合高职教育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二,只对教学的内容做出了要求,没有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做出要求;第三,教学内容由汇编语言组成,核心内容有汇编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的开发等,理论知识多,难度大,涉及范围广,逻辑思维强,这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新制定的课程标准继承了原有教学大纲中知识点由浅入深的分解特点,对各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以项目为驱动带动全部知识的学习;把原来先学后练的教学方法改为了边做边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同时还强调了对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要求,将知识点的学习与实际工作流程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实训,在实践中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及单片机软硬件设计技术,最终达到使学生具备电气控制相关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建设应参照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理念,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参照进行课程建设,学生学习此课程后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现阶段,根据实际情况,电气专业同学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主要有“维修电工(中级)证”,考试的内容包括:维修电工常识和基本技能,常见变压器和电机的检修与维护知识,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的安装与维修知识,电气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设计,单片机技术及其应用等技能。部分有能力的同学需要考取“维修电工(高级)证”,而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考核要求,单片机技术是考试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助理)电气控制工程师考试大纲中也包含单片机技术的内容。

三、课程建设应把握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而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达到的水平或程度。《单片机技术》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胜任电气专业岗位群工作,特别是电子电气控制岗位。

《单片机技术》课程以MCS-51单片机为研究对象,以掌握单片机应用为教学重点。学完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对单片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熟练掌握用MCS-51单片机汇编指令编程的基本方法,能编写分支、循环、码制转换、数制转换、排序、找最大值、找最小值、A/D转换、D/A转换等基本程序。

3.掌握扩展片外数据存储器、片外程序存储器、扩展接口等,构成单片机系统。

4.学会使用TDN86/51教学实验系统完成单片机软件实验、硬件实验。

四、课程建设应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在课程建设中,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挖掘课程特色,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出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以能力体系为基础取代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围绕掌握能力来组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在《单片机技术》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上课一般从深奥难懂的工作原理、器件结构、时序入手,再逐次展开,这样会使初学者难以接受,另外,对其原理阐述较多,而对实验、实训方面的内容重视不够。而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增加实验实训环节。根据职业技术的特点,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主要是安装、调试、维护单片机的工作,很少出来就做研发工作,所以就对软件部分进行了压缩,降低了编程难度,重点放在对硬件方面的掌握和应用。

五、课程建设应突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

在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下,一方面情境教学法、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另一方面大量运用多媒体、仿真开发软件等教学手段。

六、课程建设应强化课堂组织

在课程组织上用完整的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一般是通过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完成一个“结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具体的流程建构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独立搜集并筛选信息——每小组的工作计划进行比较,选出最优——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实施最优计划——教师认真检查学生工作过程,控制学生实施计划的质量——及时的对学生实施结果做出评价,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职业行为能力。

根据行动导向6步骤,通过课堂引入、提出问题、导向、下达学习任务四个具体实施步骤来明确任务,获取信息;然后学生通过讨论,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实施计划;第三步老师针对学生利用ppt汇报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作出实施最优方案的决定。第四个环节是学生进行实践动手操作,教师实时指导;在学生操作结束后,老师检查实施结果,控制实施计划的质量;最后通过课堂总结对学生进行全面评定。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中石化长岭分公司水务作业部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14C073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