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咨询技巧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2016-04-29陈婧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具有正向的本质和价值,每个人都有成长和发展的潜能。在心理咨询学中,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充分发挥来访者的主动性和自身潜能。这种“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同样可以运用于班主任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活动中,认为教育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学生的潜在能力。师生关系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认知、个性、智力、品德等心理发展会产生重要过程。因此,将心理咨询技巧融入班主任的日常谈话过程中,对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1. 沟通是双向的

沟通是需要双向进行的,假如进行了单向沟通,很有可能会产生误会。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来访者,她存在“过分概括”的不合理信念:对一件小事做出夸张,以偏概全的反应,并且非常敏感,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都对她表示积极关注,对她说的内容表示理解,就会会心一笑,我的笑是善意的,表示我明白了,我理解了。这位来访者突然问我:老师,你为什么笑?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笑可能触发了她的敏感点,我问她:你觉得我为什么会笑呢?你的想法是什么?她随后告诉我:我以为老师笑是觉得我说的事情可笑。明白了她的想法,我跟她解释了我笑容的真正含义,并通过这个契机告诉她,假如她没有问我这个问题,她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我的笑容产生误解,也会影响我们的咨访关系。所以,沟通是双方面的,我们不仅要倾听对方的想法,还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2. 听比说更加重要

在谈话中,班主任听比说更加重要。倾听是心理咨询师最基本的要求。曾有专家指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理解和被理解,理解别人最好的途径就是倾听”。学生会向老师进行诉说,表示学生对老师是信任的。这时,如果班主任只听了大概,就开始“一言堂”式的说教,学生向老师倾诉的行为会越来越少,对老师的信任也会荡然无存。相反,假如班主任耐心地倾听,对学生倾诉的内容表示无条件的接受和尊重,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话,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还能够使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3. 善于表达自己

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班主任反映“明明是好意,却被学生误解”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他们的真实动机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其中表达方式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心理学中,框架效应是指对相同信息的不同表征导致产生不同决策结果的现象,也就是说两种不同方式表达同一种含义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比如在买汉堡时,以牛肉含有的瘦肉/肥肉作为特征,分别以75%的瘦肉为正面特征、25%的肥肉为负面特征,面对不同特征,人们想吃的欲望以及实际的唾液分泌是不一样的。同样,班主任在谈话过程中可以多运用框架效应,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例如对于有较强成就动机的孩子,倾向于让他做某件事,多强调这件事的积极面;对于成就动机较弱的孩子,倾向于不做某事,多强调这件事的消极结果。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师生沟通才能有良好的开头。

4. 理解学生的行为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期的发展阶段,心理、生理都没有完全成熟。因此,班主任要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化特征行为,并给予正面的理解和关注。一位班主任班里有个学生去染头发,属于违反消极校规的行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采取的方法是开学之后就戴假发,但是假发很明显,这个时候盛老师的处理方式不是说你不允许戴假发,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是爱美采取染发的,所以盛老师去称赞她戴黑颜色的头发很美,很适合她,也鼓励其他学生对她的赞美,之后这个学生就去把头发染回黑色了。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学生的行为,再有针对性地想办法。

5. 运用具体化技术

心理咨询中,具体化技术是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在师生交流过程中,会出现一种情况——问题模糊。有些学生谈到自己的问题时往往用一些含糊的、很普遍的字眼;另一种情况是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把个别事件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结论,把对事件的看法发展到对人的看法,把有时演变为经常,把过去扩大到现在和未来。这就特别需要具体性技术去澄清。班主任需要察觉学生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信念或思维,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帮助学生对时间进行梳理,通过有效的、具体化的交流使学生与自己的非理性思维和信念进行辩论,让学生自己发现不合理之处,从而有效增强师生的谈话效果。

6.学会共情技术

共情是心理咨询中的基本特质,也是良好咨访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共情,就是能够设身处地去体会对方的内心感受。作为班主任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通过有效的倾听、理解,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理解我的、能够体会我的感受的、站在我的角度为我考虑的,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倾诉自己,从而使师生沟通更加准确、有效。

7. 保护学生的隐私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体现。”

学生对班主任寻求指导和帮助时,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学生遇到困难或不解。这时,班主任需要替学生保守秘密,让学生产生与班主任交流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相反,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失望、不信任,就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沟通不畅的结果。

班主任工作强调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善于运用心理咨询技巧能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帮助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地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效果,使班级管理有序、高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单位: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