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016-04-29丁丽英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话语输出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获得以及思维能力等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深刻影响及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师课堂话语?其又是如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与发展的呢?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浅就上述热点话题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于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教学同仁的广泛关注与足够重视。
一、教师课堂话语的含义。
狭义上的课堂话语即是指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一种语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则是指英语教师在展开具体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话语,既包括英语话语,同时也包括汉语话语。教育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师课堂话语除了有利于学生获取高质量的英语学习效果,还能切实促进其综合思维能力的显著进步。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⒈以课堂话语发展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纵观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都偏向于层次比较浅显的方面,如,要求学生直接跟着教师朗读英语单词、课文等,又或者是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回答,而这些问题都能直接在课文中轻易找到(Please read after me、How many paragraphs are there in this article?等等),根本就激发不起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是一切科学发展进步的源泉”,对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发展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之一。在此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上述无效课堂话语的输出,并尽量在英语课堂上使用一些层次、水平较高的话语。如,在教学Unit 1 Cinderella时,笔者就为学生提出了如下开放性的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Cinderella’s stepmother and two sisters?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inderella and her two sisters.
Guess /write the end of Cinderella’s stepmother and two sisters.
How do you know that? Can you guess why?
…
上述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并不能直接在文本中找到,而是需要学生借助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对其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如此,既显著调动了他们对Cinderella这一故事的探究学习兴趣,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更是切实促进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思维的有效锻炼与发展,真正实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充分证明了以教师课堂话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进步的可实施性。
⒉以课堂话语发展小学生的实践性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具备充足的现实生活经验。因此,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确保自身所输出的话语必须能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以此促进学生英语实践运用思维的有效锻炼与发展。须知,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根本目的恰恰在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以便能为其在日后学习生活中能实现同他人的正常交际与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达成上述发展学生实践性思维的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格外注重同所教学生显示生活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如,在教学“supermarket”、 “bus station”、“ hospital”、“police station”等表示具体地理位置的英语单词时,笔者一改以往死板带领学生拼读的教学模式,改为向学生提出了如下的问题:
T:where is the supermarket?
Ss:Bus station is near the post office.
T: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here?
Ss:Go straight ahead, then turn left.
T:So, what’s the name of the supermarket?
Ss:Tian Tian supermarket.
T:Ok, thank you very much.
Ss:You're welcome.
如此,借助教师贴合学生生活化话语的简单输出,却给予了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进行英语实践运用的充足空间与良好机遇,在实现师生良好活动、加深学生对“supermarket”、 “bus station”、“ hospital”、“police station”等英语单词深刻记忆的基础上,更为他们英语实践运用思维的形成与树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好的实现了以教师课堂话语发展小学生实践性思维的预期良好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优化自身的课堂话语输出,这既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质量、落实有效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创造力及实践运用力等思维能力的客观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