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战略与高校管理机制创新分析

2016-04-29黄煌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对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对人才的培养是当下大背景下的首要目标,在这些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认为创建“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机制是这项工作的关键。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全局性发展性的眼光,通过全新的视角,对工作中出现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进一步的完善高校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才战略的落实。本文就从高校管理机制对于实现人才战略的重要性出发,从师资队伍构建,培养学术人才,进行公平公开,绩效联系的管理机制等方面谈如何真正实现高校管理机制的发展与创新。

当下的社会,知识经济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还是科学教育在生产领域所起到的重要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角色愈发重要,人才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相应的开始不断的提升人才战略的高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地,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情况做好发展与改革工作,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高校管理机制创新在人才战略中的意义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否成功,成为决定性因素。因此,高校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要想把人才培养工作做好,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机制的创新,只有灵活高效的制度,才能创造思维新颖的创新型人才。

管理机制创新,要实现对人才工作活力的有效激发。根据新的形势要求,通过将现代人才管理制度引入到高校管理中,可以很好的帮助高校制度,机制等各方面实现改革发展。要想实现人才战略,就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应的政策,而这种政策只有通过新型的高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保障其具有实效性。

二、如何运用正确的高校管理机制创新策略实现人才战略的需要

2.1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拥有文化精神的柔性管理体制

没有人能够脱离群体而存在,因此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必然受所在群体的影响,群体的管理文化构建了其核心的价值观,反映了群体内成员的整体价值观与精神,正确的管理文化可以给成员带来良好的凝聚力与持久力。高校管理机制的创新,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而实现以柔性的管理体制代替传统的僵化的管理体制。人才是核心,所以“人”本身就应当是高校管理活动的核心。我们的工作应当做到从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工作重心从人事管理转变为人才开发,形成能够培养人才,并能激励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2.2 构建创新型团队,汇集顶尖人才的师资建设机制

现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竞争都愈加激烈,高校为了更好的应对这样的局势必须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在创新型团队的构建上,形成顶尖的人才汇集的师资建设机制。在创新型队伍的建设上,高校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机制来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就是在教师的学术研究上,给予教师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在学术上,从而做到不断的创新。在师资机制的建设上,师资机制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教师的管理。具体做好师资建设主要有两方面。第一,高校要意识到师资建设的重要性,高校的师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用顶尖人才来带动整个师资建设的方式来使高校师资建设不断的得到提升。学校还应该在教师的选拔上把关更加严格,要挑选和培育一些顶尖的人才,让这些“领头羊”来带领其他教师更好的往前走,从而提高高校教学的质量。第二,就是在建设师资队伍时千万不能盲目的进行,高校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师资建设的战略计划。高校要在对教师的管理中给予教师更多的机会去提升自身的能力,并在教师的工作中不断发掘教师的潜能。

2.3完善绩效机制,建设公平高校的竞争机制

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在竞争下人会不断的完善、提高自己。高校想要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实力,要在学校内部创设动力。高校在创设竞争机制时,首先要遵循的是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并不断的完善绩效机制,让绩效机制真正的发挥作用。绩效机制不能过于“死板”,要有针对性,不仅要根据学校不同工作职位的需求来创设,还要适应学校每个阶段的发展需要。

在目前的形势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等等众多的领域都在发生飞速的变化。这种环境的不断变化致使社会对于人才愈发渴求,这其实也给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不断完善和创新自身。因此,在这项挑战面前我们应当结合各方面的力量,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创新型的师资建设机制,采用绩效相连,提倡公平公开竞争,鼓励人才交流的高效管理机制。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机制与体制创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客观事实,避免盲从,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不断的探索更加适合实情的高校管理机制。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