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中职学生体质健康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4-29范莉吴旭东

知识文库 2016年12期

体质既是个人健康指标,也是人群健康的重要指标。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包括行为和生活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生物因素、卫生服务等等。为了解和掌握我校中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我们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按照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每年对学生实行《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本研究数据主要采集2011年至2015年5年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在校学生的测试数据,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寻找其等级分布、发展和变化趋势,从而针对问题,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引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2011年至2015年5年、11级至15级5个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体质达标测验按照上海市教委的有关文件,有重大疾病和伤残的学生由本人申请,家长签字,并出示医院的相关证明,可以免于测试。测量的数据也不包括这一部分学生。

2、研究方法

(1)测试法 对研究对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要求和内容,每年的下学期进行测试【2011-2012年评价采用“《标准》(2007年版)”,2013-2015年评价采用“《标准(2014年修订)》”,(《标准(2014年修订)》提高了优秀和良好的标准,降低了及格的标准)】。

(2)数据统计与分析法 将测试得出的数据上传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上报系统(上海地区),然后下载结果,并且对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并加以分析和比较。同时,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了上海市学生体质监测中心公布的2013年对本市17个区县1557所中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测试结果加以比较和分析。

(3)文献资料法 主要围绕课题,收集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4)调查访谈法 随机抽取学生谈话,了解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学习,锻炼和生活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1、身体形体测试结果与分析(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分析)

以上结果显示,五年来我校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的正常率呈曲线上升趋势,但同时也看到新《标准》三年以来,超重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肥胖的学生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低体重学生比例有明显下降。相比上海市2013年中小学生的测试结果,我校与上海市水平正常率相当,但超重率明显偏高。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在正常范围之内,是评价人体形体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低体重会导致身体的匀称度不好和身体形态发育的不协调,同时也反映出营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而肥胖的危害性也显而易见,不仅包括健康隐患,还会影响外表的审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2、身体机能测试结果与分析(肺活量体重指数)

以上结果显示,我校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良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13年来优于上海市总体水平;虽然及格率呈现上升趋势,但与上海市总体水平相比有明显差距。表明我校学生的心肺机能情况优劣不齐,差异性较大。应该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有氧锻炼,特别是中长跑锻炼,养成坚持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心肺机能,使之朝良性方向发展。

3、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1)耐力素质(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测试是对人体有氧耐力的测量,可以作为衡量学生有氧代谢能力、呼吸、循环、肌肉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数据结果分析看,我校学生耐力素质优秀率都维持在15%左右,优良率在25%-41%之间,均高于上海市2013年优良率24.3%。但我校不及格率则维持在20%左右,上海市2013年耐力素质的及格率是90%,情况不容乐观。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不及格率呈现下降的良好趋势,特别是2015年下降到了16%。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方面,2015年下学期以来,我校学生的周体育课及活动课课时增加,实行了3+2的模式,基本保证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而且改变了以往工学交替隔周上理论课的格局,大大增多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另一方面,体育课和活动课中,体育教师针对我校学生体质情况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做了调整和改进,增加了耐力练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负荷,从而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上肢力量素质(2011年,2012年测试向前掷实心球,2013-2015男生测试引体向上,女生测试仰卧起坐)

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自从2013年男生上肢力量素质由测试向前掷实心球改为引体向上后,不及格率大幅上升,近70%的男同学都不能达到及格。而且,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很多男同学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都不能完成。上海市体测中心公布的2013年中小学生测试结果也显示上肢力量素质的合格率仅为29.8%,我校的测试结果与之相当。从人体身体素质发展的规律和阶段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力量素质还未发展成熟,而引体向上这一测试项目也不能客观地体现每一个学生的上肢力量水平。另外,从测量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结果没有呈现正态分布,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都对这一测试的改变表示质疑。笔者也在此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实际情况,改变这一测试内容,或者恢复向前掷实心球的测试,使测量结果能够正确客观地反映被测个体的实际水平。

从学生立定跳远测试结果分析来看,不及格率呈小幅上升趋势,优良率有所下降,近一半学生处于及格水平。上海市2013年中小学生下肢力量素质的优良率为23.3%,及格率为89.1%,我校学生下肢力量素质优于全市平均水平。说明通过体育课及活动课灵活多样的素质训练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即关节和关节系统的活动范围。从对我校近五年测试结果看,柔韧素质优良率是所有素质中最好的。明显好于全市优良率23.4%,及格率89.6%。这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很大关系。笔者建议在这一阶段可以针对学生的身体特点开展一些需要良好的柔韧素质的体育项目,例如体操,柔道,武术等等,能够较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和训练效果。

(5)速度素质(50米跑)

以上结果显示,我校学生速度素质相对较好,及格率呈上升趋势并且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优良率明显高于全市优良率的38.6%,而及格率低于全市的98.4%。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优秀率始终没有得到突破,而及格水平的学生有所上升,说明如果我校不加强速度素质的练习并且努力提高短跑技术,学生的整体速度素质可能会下降。

4、体质健康综合评定

以上结果显示,我校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呈现稳步提高状态,特别是近几年维持在85%左右。但跟虹口区和上海市的学生平均水平相比则形式严峻,低于虹口区2013年的合格率87.2%,跟全市中小学生体质综合评定合格率94.8%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说明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急需改善,我们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水平任重道远。

三、提高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等各个方面。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摇篮的中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更应当肩负职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改进教育环境和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建立适合中职学生的体育达标考试以及体育高考制度的可行性探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方向性不明确的问题,所以建立适合中职学生的体育考试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中职的体育教学指明方向,同时也是提升中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需要。中职体育也可以建立类似会考性质的体育达标考试,由各个学校自行组织,教育主管部门抽测的形式组织。考试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选取适合本专业学生特点的运动项目进行。

2、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即体育课为3学时/每周,活动课2学时/周的3+2的课程设置模式。我们知道,体育锻炼必须对身体有一个持续的一定强度和负荷的刺激才能对机体产生效果,没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都是空谈。

3、加强教材建设,优化和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适当提高课的密度和强度,特别是加强耐力,力量素质的练习;改革体育成绩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4、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受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至今国人对体育的认识仍有失偏颇。且不说体育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早已被全世界认可,每一个体育教师知识的获得、技能专长的专修又何尝不是多元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5、相应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提供多种足量的体育器材满足学生健身需求。随着我校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体育场馆设施不足与学生日益增强的健身需求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内容和项目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例如羽毛球,网球,游泳,跆拳道等等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我们学校的体育设施都不能满足需求。

5、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以及生活方式的教育。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对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一方面,合理的膳食结构能有效地控制人体能量的摄入,从而控制学生的身体形态,调节体内能量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减少对手机以及网络的依赖。此外,学校应当加大对学生饮食的投入以及关注,让我们的学生有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作者单位: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学院2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