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差异对中医英语翻译技能的影响
2016-04-29白璐
中医英语作为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其教学目的是使医学生在基础英语的基础上掌握专业知识,培养通过英语获取并交流专业知识与信息的实际能力。由于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文化,文化的差异必定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要影响,中医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瑰宝,文化缺失必然对译文有所影响。
一、何谓文化差异
索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机器民族语言文化特点时提出,所谓“差异”是指原语中存在某种为异族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造成异族文化的空缺。由“文化差异”还会产生“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 受母国国家思维、文化的影响,人们习惯用自己熟悉的文化来理解其他文化。例如:“She is a cat.”如果我们不明白西方文化,我们直接译为“她是一只猫”,这样让人感觉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我们知道“cat”在中世纪常伴在巫婆身边,它是魔鬼的化身,因此,人们对“cat”还有邪恶的象征。所以这句话准确结合西方文化我们可以翻译成“她是一个内心邪恶的女人”。再如《西游记》译为“Journey to the West”,不难看出由于文化差异,这样翻译完全达不到翻译的准确性使人不知所云,如果你看过原著或者对原著内容熟悉翻译成“The Pilgrimage to the West”会更好一些。
二、医学生英汉文化缺失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1.教育目的
目前,中医药院校英语课采取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重点集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上,以便完成教育任务使学生通过考试,所以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平时语言教学,对英美国家文化、习惯、差异,以及中西方医学文化涉及很少。
2.教学情景缺失
教学情境即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逼真情感思想的教学模式,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欲望,参与课堂讨论,探索知识要点,认识、发现、总结的一个过程。例如,大学公共英语课第一节课老师都会让学生做自我介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师生彼此了解,除了教师问学生一些关于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外,教师不妨问学生是什么专业的,这个时候一方面跟学生自己本身专业相联系,另一方面让学生从自身角度考虑自己英语语言的规范性。这里必须要做区别就是,教学情境是学生自己真实存在的场景,而并非认为设计出来的情景。所以有这样的误解,才使教师可以设计的情景不能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三、文化缺失对提高医学生翻译技能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原创的,具有历史和知识底蕴的文化瑰宝,其特殊性决定它有自己的文化和思想内容,学好中医药文化就成为翻译的前提,相反,不懂中医药原理,不懂其精神更不能很好的翻译中医药。
例如:心主神明
中医上和西医上对“心”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西医上“心”主单纯指心脏这个器官,然而中医上认为“心”指的是思想,所以“心主神明”,是指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由心所主持。我们要翻译成“Heart governs the spirit.”
例如:“血”中医和西医在对血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认为: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脉(血管)构成,血液的运行是靠心脏的动力运行于血管之中。但是,西医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血液是由血细胞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不同的是,中医常常把“气”和“血”并称,认为学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脾胃中运化的水谷精气,是营养物质,营养和滋润全身使人面色红润,肌肉壮实,皮肤光亮。所以如果不了解中医背景文化知识的话,在对“血”翻译上一定会出现诸多的错误。
四、翻译对策与策略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译者要把原文所承载的信息用译文表达出来,尽可能的使读者获得相同的信息,因此,译者必须把信息来源放在首要位置上,忠诚原文信息内涵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接受者的理解能力。所以培养医学专业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十分重要。以下列举几种方法:
第一、提高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针对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有重点的进行中西医文化知识的引导学习,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思维想区别中医和西医,另外正面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际翻译的时候,需要做大量中医和西医之间区别的学习。只有对中医文化背景清楚,又能理解西医基础知识后,翻译出来的成果才能更被人认同。
第二、增强民族性原则。中医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与西医相比是完全的不同的医学体系,所以中医的内容不能由西医解释,西医的原理不能用在中医上,我们在传递并发扬的同时也要保证中医的独特性,在这里我们需要引入我们中医自己的词汇,比如“yin yang”,“qi”等代表我们传统中医特色的词语。
第三、系统性的在中医药大学英语教学中建立中西方文化教育。学校应当把建立中西方文化为办学理念,努力建立一个开放的校园文化, 多方位的提高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方式,同时要求中医药大学重视大学英语教育,因为一个好的中医翻译者,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中医基础,然后具有一定的语言翻译功底,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该保护中医药民族特色,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更精确的进行中医翻译。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