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间手艺的七十载传承

2016-04-29郑培波

山东画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墨线竹条竹节

郑培波

搂草,是在农村生活过,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前出生的农村孩子都经历过的事。竹筢子除了搂草,还可以用来翻晒粮食、收拢杂物。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渐提高,这种竹筢子在农村虽然还是必不可少,但用处却越来越少了。

日照市五莲县潮河镇有一个叫冯家官庄的小村子,虽然全村只有120户人家,却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编竹筢子专业村。在86岁的冯志福的记忆中,他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竹筢子的手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村里编竹筢子的人越来越少,冯老汉成了仅剩的三个会编且还在卖竹筢子的老人之一。

冯老汉告诉大家,别看不大的一个竹筢子,却需要经过下料、打墨线、破竹、打磨、做筢齿、拴界条、编筢、拴筢腚、上把等十几道工序。他按照步骤演示起来。第一道工序是“下料”。先将竹竿锯成段(每段一般是两个竹节,60至70厘米长),再用一个“比子”将竹段截面分成若干份,用砍刀将竹段破成约2厘米宽的竹条,将内侧的竹节削平后再一劈两半,制成宽约1厘米、厚约0.3厘米的竹条。破竹之前,冯老汉用墨汁在竹竿段上画一个不封闭的“S”形,他说这叫“打墨线”,也就是做记号,防止编的时候乱了顺序。接下来的工序是“做筢齿”,先用竹刀将破好的竹条打磨光滑,再将有竹节的一头用火熏烤。冯老汉用来熏烤竹条的炉子是他自己用泥巴做的,等烤出竹油后插入“弯钩模子”,用力压折弯曲成U形并用线固定,冷却后即成筢齿。冯老汉说,熏烤的火候很重要,火候大了用的时候筢齿容易断,火候小了容易直。接下来的工序是“拴界条”。就是先按竹条上的墨线使筢齿(一般每把竹筢13根筢齿)排列好对齐,将筢齿另一端三分之一处砍出一个浅槽,用两片长度同其腰宽相当的竹片上下夹住,用丝线扎紧,这样一把竹筢就基本成型了。“编筢”是编竹筢子的关键工序。他分别在固定筢齿的“界条”两侧用鲜平柳条(也叫“柳子”)进行交叉缠绕编扎。一般越靠近筢齿的一侧用的柳子越粗,反之越细,这样也就使竹筢自然形成扇形,而且十分牢固。最后是“拴筢腚”“上把”。他用竹刀或镰刀割去多余的柳子头,最后再用柳子将竹筢的基部扎紧,拴上筢把(两米长左右的竹竿或木杆)即告成品,不过冯老汉卖的竹筢一般不带筢把。

编竹筢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平柳条,竹子不愁,平柳条却难找,平柳也叫“柳子”,学名叫枫杨,枝条非常柔韧,是编竹筢必不可少的材料。这东西过去塘坝河边到处都是,这几年治理河流,平柳树也越来越少了。在冯老汉看来,立秋后的柳子韧性最好,所以农村编竹筢子一般都在立秋后开始。

“大旱三年饿不死手艺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冯志福15岁就开始跟着父辈学编竹筢,后来编竹筢成为村里的主要副业,他就进了副业组以赶集卖竹筢为主,并曾创下一个集卖了101个的历史记录,村里没有能超过他的。后来实行单干后,他也没舍得放下这个营生,农闲的时候编些去卖,贴补家用,他们家也因此过得很滋润,成为当时村里的富裕户。拉起自己的编竹筢子手艺和年轻时卖竹筢子的故事,冯老汉满脸自豪。

现在用竹筢子的越来越少了,编竹筢子也挣不了几个钱,冯志福的4个孩子,都在城里成了家,没有一个会编竹筢子的,村里年轻人也没有学的了,会编的人越来越少。冯老汉说,自己虽然上了年纪,但身体还算硬朗,地里活干不动了,平时编些竹筢拿到集上去卖,也够他和老伴零花的了。

冯老汉在说这些的时候,他的眼始终没有离开手中竹筢,像在抚弄自己的孩子一样。已经陪伴了冯老汉70多年的编竹筢子手艺,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墨线竹条竹节
中国水墨人物画用线方法探索
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上)
一次有趣的竹节人大战
颜色空间直方图相交法的竹条色差分类检测系统研究*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墨线
关于小便器洗净功能试验方法中墨线画法的探讨*
制作风筝
农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