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监督的突破口
2016-04-29王君宏张双山
王君宏 张双山
“‘半年问政为基层人大敢监督、善监督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让镇街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更具刚性,也让基层人大更有作为空间,促进了政府更加依法行政、更加务实为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大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仲伦如是强调“半年问政”的价值和作用。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乡镇人大工作依然存在乡镇人代会形式化、人大监督职能薄弱化、代表作用发挥欠缺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乡镇人大工作的质量。
经过实践,大足区推出的乡镇人大“半年问政”激活了人大体系的“神经末梢”,交出一张让百姓认可的履职答卷。
显然,在新的历史时期,在贯彻中央18号文件精神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的背景下,“半年问政”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在陈仲伦看来,“半年问政”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
“党的领导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核心。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镇街人大广泛顺利开展‘半年问政工作,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始终坚持党性、在党的领导下达到的成果。”陈仲伦介绍。
首先,区人大常委会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在开展“半年问政”工作之前,常委会在请示区委并征得同意后,才在全区范围试点探索、广泛推行;
其次,镇街人大在开展问政之前,也同样坚持向党委请示报告,获取支持和领导,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出席问政会,并现场指导;
再次,问政主题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发展全局,促进了一件又一件事关人民福祉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烈。
“‘半年问政还是实现基层民主政治的制度保证。”陈仲伦进一步说。
随着时代发展,电视现场问政、网络在线问政形式的运用和推广,逐步扩大了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大足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综合运用人民代表大会、专题询问、民主测评三种人大工作形式,进行三会合一,创新探索出“半年问政”形式,为乡镇人大拓宽了履职平台,让更多人大代表更好参加与老百姓切身利密切相关的地方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了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基层民主政治新局面。
按照中央要求,镇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每年举行2次。大足区乡镇人大在年中召开的这次镇人代会,也就是“半年问政”会,主要听取审议镇政府领导(包括分管政府工作的其他领导)分管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现场问答和测评,测评结果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后,报区委作为干部任用参考,并反馈所在镇党委、政府、人大主要领导及本人。镇人民政府还要将半年人代会上提出的意见建议办理情况在下次人代会上书面报告。
“这是以制度形式,推动基层民主政治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积极尝试。”陈仲伦认为,三会合一的“半年问政”是镇街人大组织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国家宪法赋予的监督权利,不管是政府副职报告工作、代表询问,还是民主测评,处处都有法的身影。同时,这也是促进基层政府依法履职、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改进作风,进一步取得工作实效的有效方式。
陈仲伦还表示,“半年问政”拓宽了基层人大的监督平台,填补了监督空白。现阶段人民群众对人大监督特别是基层人大监督的印象基本是“一听二看三通过”的形式主义,如何充分发挥基层人大的作用,如何让基层人大监督更有实效?实践证明,“半年问政”为基层人大建立了新的监督渠道、拓宽了新的监督平台。
实践中,人大对政府副职的监督是不够的。也就是说,镇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自选举产生以后,除镇长外(每年向人代会报告政府工作),人大对其他几位副镇长工作的监督,往往是对其所分管的二级机构的工作开展工作评议,对各位副镇长们的工作监督呈现弱化。
“‘半年问政则填补这个空白,把工作压力、责任传递给每一位政府组成人员,促使政府组成人员牢固树立人大意识,扎扎实实工作、端正态度,认认真真接受人大问政。”陈仲伦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