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蓝色高地 陆海统筹共进
2016-04-29王蔚
关键词:海洋
记者:山东具有独特的海洋地域优势,规划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和沿海各省份相比,我们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在哪里?
王蔚:山东有三大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资源优势,三是产业优势。
第一是区位优势,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北靠京津冀经济圈,南接长江三角洲地区,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东与朝鲜、日本隔海相望,且海洋经济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
第二是资源优势。山东海域面积14万平方千米,与陆域面积相当。海岸60%以上为山地基岩港湾式海岸,有莱州湾、胶州湾等可建深水泊位的港址51处。地处寒暖流交汇地带,适合各类水生生物生长,渔业资源丰富。浅海可利用养殖面积近2000平方千米。海洋矿产资源丰富,在 101种矿产中已探明储量的有53种,居全国前三位的9种。渤海沿岸石油地质预测储量30~35亿吨。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对滩涂、浅海、港址、盐田、旅游、矿砂等六种资源进行丰度评价中,山东省位居沿海各省之首。
第三是产业优势。自2011年始,山东海洋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列全国第二位。近几年,山东已建立起海洋生物科技、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化工等全面发展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记者: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海洋经济在山东GDP中所占的比重大概有多少?海洋经济未来的发展潜力主要在哪里?
王蔚:2015年我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1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17.5%。我省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传统渔业是我省海洋优势产业,必须巩固。今后传统渔业应以生态、高效、品牌为目标,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生态养殖和工厂养殖。应培育复合型海外渔业,通过培育远洋捕捞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远洋渔业。发展远洋渔业深水港是关键。我省港口资源丰富,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大沿海港口可联动建设东北亚最大港口群。
其次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凭借以青岛为中心的海洋高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可发展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设备,包括大型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同时加强海洋生态环保产业的研究与市场培育。
最后是海洋服务业。通过发展沿海和远洋运输,建设临港物流中心,推进水陆联运和河海联运,培植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可以进一步开发,构建海洋旅游网络。另外,海洋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都可以成为拉动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记者:《规划纲要》提出“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的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该如何实现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的目标?
王蔚:在海洋科技方面,首先需要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依托青岛中国蓝谷建设,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掌握海洋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建设海洋生物医药、深海技术装备研发等创新平台。实施“透明海洋”工程,重点发展海底立体探测技术、深海作业技术、深潜技术等。其次是加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在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建设国家级海洋课件成果转化基地,构建“平台+资本”转发模式。另外,鼓励企业间展开技术交流和评估等活动。最后是海洋人才培养。推广和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建立海洋学科专业,加强海洋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有涉海类专业的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人才培养联盟。
记者:《规划纲要》提出打造“透明海洋”工程,打造全国深远海洋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具体将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
王蔚:第一,通过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力培育海工装备、海洋船舶工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等。第二,投资建设中国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包括远洋水产品交易及集散中心、加工基地、冷冻冷藏基地和渔船维修补给基地,为远洋渔业提供保障。第三,集中力量攻克海底立体探测技术、深潜技术、深海作业技术、深海大洋矿产勘探开发技术,提高海洋深度开发利用能力和水平。第四,大力支持深水大港建设。一是作为国际航运的货物集散地,二是发展国际贸易及涉海金融服务业。
记者:“十三五”期间,将如何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发展?
王蔚:2015年,山东启动“海上粮仓”建设。 在“十三五”期间,应从以下方面继续推进“海上粮仓”建设。
第一,通过划定的黄海海洋生态红线,建立全海域的生态红线制度,推动海洋生态保护。第二,推进渔业转型,发展“立体+生态”养殖模型。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海水工厂养殖水体以及建设全省海洋牧场观测网。第三,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拓展远洋和极地捕捞,实施远洋项目。第四,通过加强“渔超”对接,推动远洋渔业产品进超市。第五,推进海上牧场生态系统构建。通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发展模式,利用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平台,集中力量推动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第六,推进青岛、烟台、威海三个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培养高技术企业。开展黄海冷水团绿色鱼类养殖试验和“测水配方”增值放流试验。支持威海创建国家海洋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
记者:当前文化创意产业欣欣向荣,未来,我省如何将海洋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进一步完善海洋经济体系?
王蔚:一是加强海洋文化的研究,研究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行模式。二是制定战略规划,探索符合我省地区特点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途径。探索区域海洋文化特色,整合现有的、简单的、粗放的、雷同的海洋文化产业项目。三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培育成熟的海洋文化创意产业。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遗产,构建海洋文化产品,形成海洋文化品牌。四是依托丰富的滨海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海洋旅游发展,打造海洋旅游胜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