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加拉婚礼

2016-04-29肖枫

公民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铁皮屋祭司孟加拉

从昆明到达卡,从北向南,两个小时的空中之旅,并不遥远。

从北京到达卡,从东到西,两个小时的时差,日出日落不同时。

孟加拉,这个南亚国家对我们是那么陌生……

通常我们只知道孟加拉虎、飓风和洪水,就算对他的贫困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这里有全世界最壮观的火车朝圣之旅,这里有最虔诚的信仰、这里有最心痛的贫穷,这里有最纯善的心灵和最动人的笑容……

这是作者肖枫前往孟加拉的初衷,我们跟随他的镜头,去感受这个国度的魅力。

我跟着居住的华人宾馆的厨师Liton,回到他的家乡参加他妹妹的婚礼,难得的一次拍摄孟加拉乡村婚礼,我决定长长见识。

在印度教婚礼中根据教派和分支的不同,程序也各不相同,由于没有翻译,我也不知道自己来到的这个村庄是什么教派,这里的婚礼在晚上举行,当天男方家先派人去女方家送礼,然后女方家又派人过来回礼,最后才是男方家人护送新郎去女方家举行婚礼仪式并带新娘回男方家中,这才算婚礼结束。此刻我遇上的这队人,应该正是男方家中的亲戚刚从女方家中返回。

暮色中,一望无际的原野

婚礼现场是一块五六座低矮的铁皮屋围绕的空地,约只能容纳数十人。这是男方及亲戚居住的小院,在共用的压力水井边上,人们将四棵碗口粗的芭蕉树由竹条串成一个正方形的矩形立体空间,几个年轻女子用彩线在空间的三个立面密密地分别牵引在三个圆环上,形成三面彩线墙。在婚礼举行时,这个小小的空间就是新郎新娘及双方父母盘坐的地方。

整个空地现场被红布围着,顶上搭着篷布,几个年轻人在旁边角落调试简陋的音响设备,并布置电灯。

靠近堰塘边,地上架起两口大锅,火塘里木柴燃得正旺,一个年轻男子用长长的锅铲搅拌着里面的咖喱浓汤。旁边地上放着大大小小的不锈钢盆,里面装着已经做好的鸡肉和鱼肉。几个孩子和妇女围坐在旁边有说有笑。

村民们都好奇而友善地看着我这个意外闯入的外国人。Liton高兴地将我向亲友一一介绍,并领我走进一个很小的铁皮屋,她的妹妹,19岁的新娘迪蒂正在铁皮屋里间布帘隔着的内室化妆,她走出帘来向我伸出纤细的右手,手背用黑色的颜料画着一匹中国剪纸般的小马,三根长长的手指上则画着花纹,象征喜结良缘。我向新娘献上从中国带来的一对耳坠,并给贺礼,她道谢收下后又退回了布帘背后。

来吧!一起跳啊跳

晚上8点半,婚礼正式开始。

新郎在亲友簇拥下到来,他没有穿特别的传统服装,上穿一件黑色的夹克,下着一条灰色的西裤,能分辨他新郎身份的是头上戴着一顶高高的黄色纸扎花帽,酷似皇冠,花帽正面装饰着一只红色的蝴蝶,胸前挂着金黄色纸扎的心形图案,前额涂着白色的吉祥花纹,鼻尖也有一个小小的白点。

新娘的亲友在院口彩门下横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三杯倒扣在盘中的水,新郎必须想办法滴水不漏地喝到杯中的水,如果不成功,则需吃掉放在盘中的类似油炸果似的东西。接下来还有游戏竞猜环节,即由新郎猜测几个覆盖着的盘子下的盘中分别装有什么东西,如果猜错也会罚吃炸果或是喝水。

接下来的环节是洗礼,在过去是亲友用姜黄和檀香木的粉涂抹新人,以示祝福。今天很特别,新郎被一个男青年抱着放在一块木板上,光脚站在上面,由伴娘打了一桶清水,然后向他脚上浇洒清水,算是洗脚,不过这脚可不是白洗,新郎当场打发了红包。然后新郎被带到先前我看到的那个由彩线围成的小棚坐在地上,此刻我才注意到地上画了一个图案:一朵像三角梅似的花朵,背后是一个散发火焰的火球,花朵两旁分别有一个字母S。火球的意义我是知道的,这是象征火神,火也能消灭罪孽,只是不知道S是什么含义。

在等待下一程序的间歇,青年男女开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尽情跳舞。舞裙在飞扬,姑娘优美的身姿在飞快旋转,孟加拉人民继承了印度民族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无论男女老少,哪里都是他们的舞台,哪里都有他们的欢笑。

圣火,给他们以灿烂的光明

一位皮肤黝黑的女祭司出场了,她手里端着一个竹筛,里面放着各种仪式上的祭祀用品。女祭司手中的竹筛里有五种元素,分别是花、姜黄、德华草、大米和油灯。花意味着幸福美满;姜黄意味着互相关爱;德华草意味着爱情长久;大米是印度教女神杜尔迦的化身,意味着富足丰饶;油灯是圣火,能够驱走黑暗,带来光明,它是婚礼最为关键的第五元素。

祭司先把双方的父亲请到了彩棚处,新娘的父亲坐在上位,新郎父亲则在画有火球图案的地上向新娘父亲跪拜谢恩,这在重男轻女的孟加拉,让我有些意外,想想还是有道理,人家养这么大个女儿,现在就这么交给你们男方家了,那是应该谢恩。紧接着,新郎也跪在祭司面前接受祝福。

新娘迪蒂一直低头神情戚戚。当来到新郎面前后,她跪了下去,向新郎行跪拜礼,她的身躯显得那么娇小无助。此时令我不解的一幕出现了,祭司用一块白布将新郎从头到腰间裹住,看着有点怪吓人的。新郎双脚踩在一块木板上,祭司端了一杯茶,新娘先浇了些茶在新郎的脚上,然后又浇上水为新郎洗脚。祭司拿了一个盘子接住从新郎脚背流下来的水,递给新娘,竟然新娘端到嘴边喝了下去。

然后,新娘低垂下身体,嫂子从新娘颈上的花环上取下一朵我不认识的花蕾来,新娘捏在手中,搓揉出红色的花蕊,然后洒在新郎的双脚上。喝洗脚水我觉是男尊女卑的陋俗,但播洒花种很好,包含有一种坚定的精神力量,从婚礼这一刻开始,爱情的花种会在双方共同的浇灌中开满心田。

在印度教婚礼中的绕圣火仪式本来是新人围绕火盆顺时针绕行,但在这里有了变通。现场没有火盆,是祭司端着竹筛,手持油灯在前面引领新娘围绕新郎顺时针缓缓转三圈,每轉一圈都会口中念着咒语,向火神祈求赐福于新人。

绕完圈,祭司安排新郎和新娘相对而坐,然后将白布从新郎身上揭开罩在新娘头上,这样新娘和新郎都被笼罩在了白布里面。这时,四周的灯熄了,从外面不知道他们在里面是做什么,我想应该是交换信物之类。

当所有程序都已完成,已经是凌晨,整个婚礼过程持续了4个小时,疲惫的我被安排住在一间铁皮屋里。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因为新娘开始哭嫁,还是嚎淘大哭,声嘶力竭,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才没有了哭声。

(编辑 黄茵茵 24714084@qq.com)

猜你喜欢

铁皮屋祭司孟加拉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握着锋利的斧头等着那人
孟加拉 难民
浅谈埃及祭司的世俗化
泥石流
“大地祭司”的无限之光——读吉狄马加的诗集《身份》
顶楼的吉卜赛
汉族、儒家与西南少数民族、祭司及其生态文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