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旅游区开发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2016-04-29王海文
王海文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旅游区开发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王海文
【摘 要】本文作者以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南召宝天曼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尝试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做系统的研究,旨在找到处理好景区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以及景区可持续发展三者关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一、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旅游产业开发现状
根据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城镇化包含以下四个内容:一是城镇数量增加,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二是非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城镇集聚。三是城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文明得到发展普及。四是城镇经济、社会、生态等三系统得到发展。所以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实质上是各项发展集约化的一种体现,不仅是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还应包括城镇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散,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政治制度变革、经济结构转型相一致的社会转型过程。
世界旅游组织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的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至于“可持续性”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新观念的诞生。“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定义是: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下去,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二、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南召宝天曼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规划分析
现以宝天曼生态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对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性发展两个方面做一研究。
(一)项目背景分析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境内的宝天曼,处于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植被具有典型性,且保存相对完整,有复杂的生物多样性,森林植被类型多,生物物种多,仅维管束植物就有175科2879种,占河南省总科数的89.3%,总种数的76.9%,而且许多种类是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是蕴藏着大量物种资源的“基因库”,也是一个遗传多样性的“繁育场”。该项目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市南召县城西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秦岭东段,伏牛山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12′~33°43′,东经111°55′~112°51′之间,范围主要是松河上游流域和朱仪河流域,包括南召宝天曼区域和乔端镇御藏、洞街两个村,总面积32.5平方公里。其中列入开发的旅游区面积12.6平方公里。该保护区1982年被划河南省自然保护区,1997年随同伏牛山中心区域的老界岭、龙峪湾等地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划入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该地和内乡宝天曼一起,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成为河南省第一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二)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对于南召宝天曼旅游区来说,一要保护旅游区内的自然风景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二是把握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保证旅游地开发能够满足需要,供需平衡,具备持续的魅力;三要制订保证旅游发展项目与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保护相配套的规划。
2、市场导向原则
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以资源为基础,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依据客源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产品功能。本旅游区的规划制定要根据主流客源群体追求“回归自然、亲近山水”的总体趋势特征,突出旅游区纯朴的自然风光和乡土风情,同时结合地方文化,引导开展休闲、度假和疗养等旅游活动。
3、功能互补原则
分析对比相关旅游区在旅游资源上的差异性,依据南召宝天曼旅游区所具备的区位优势,彰显其特色,同时与南麓的旅游资源相组合,与大伏牛山旅游发展战略相衔接,实现资源互享、客源互流、产品互补,避免项目重复设置与资源浪费。
4、地方特色原则
旅游区的景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性。通过分析研究南召宝天曼旅游区的地脉和文脉,比照竞争区域,确立自己可长期依存的“地方特色”,在旅游开发中坚持自身特色,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的产品。
宝天曼景区在规划的第一步规划原则上就先做了科学的定位,首先考虑到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原则。在大的方面现保证了事务朝着正确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区主题定位
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在主题的定位上将回归自然的生态景区放在了第一位,突出了尽量保持景区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知识思想,然后再以休闲、观光、生态示范和科学考察作为景区的主要旅游项目,可谓是注重生态,依托生态,合理利用生态三者结合的旅游规划方式。这也是科学的、负责任的主题定位和规划原则。依据本区景源特点、旅游区其他资源条件和区域背景状况,把南召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的性质定为:集休闲度假、游览观光、山地健身、生态示范、科学考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所以将旅游区主题定位为:“回归自然的生态景区,休闲游览的梦幻天堂”。
(四)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一般将生态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在核心区内是不允许有任何人为的建筑和痕迹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当的打造一些景点和配套设施建筑。回过头来看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的规划。
本区空间结构为采用“一个中心、二条主线、三条峡谷、六大片区、八大重点项目、九大产品”的形体布局方式,通过规划的实施,形成一个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面向河南和全国的旅游发展格局。一个中心:指设置星级宾馆、综合服务楼、橡胶坝、地质广场等设施。(以处在实验区以外的洞街村所在地为整个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的主入口,设置以山门为中心的旅游景观序幕,结合动静兼宜的设计理念,给人以繁华尽处,自然迎来 “桃源胜处”般的惊喜)。
两条主线:一条是生态主线,宝天曼北麓旅游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整体开发强度不高,生态资源保存完好,原生态是旅游区最大的卖点,因此整个旅游区的建设规划均以原生态为主线;另一条主线是地域文化,本区内人文资源丰富,汉光武帝刘秀、闯王李自成等在这留下过足迹,楚长城为中国长城之父。规划始终贯穿这两条主线。(以生态环境和文化积淀为主线的绿色旅游规划思路为主导思想,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宝天曼生态旅游区)三条峡谷:本旅游区内有三条主要的峡谷,分别是朱仪河、油路沟、柳树沟,峡谷内潭瀑、绝壁、造型奇石众多,融险、奇、绝为一体,谷内景点众多,景观集中,山水完美结合,开发前景可观。(充分利用原有生态景观)
六大片区:分别是洞街综合服务区、朱仪河文化旅游区、油路沟生态度假区、河西、御藏寺山乡风情区、柳树沟山水休闲区、宝天曼生态游览区。各具特色,交相辉映。(谨慎科学地对景区加以合理的开发)
七大重点旅游项目:高级疗养度假、古战场巡游、民俗风情体验、原始森林观光游、生态和地质科考、影视基地体验、户外运动。(油路沟内控制极少数人的高级疗养;楚长城的古战场巡游表演;当地民俗风情的亲身体验;原始森里的漫步;以生态和地质为课题的科学考察;可亲身古人生活的影视基地和现代健康的户外运动。这些综合项目的集中带给游客的多重体验将会终身难忘)
八大产品:游览观光类产品、参与类产品、度假休闲类产品、康体健身类产品、娱乐消遣类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教育学习类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
要在生态保护区内做这么多的景点建设和片区规划,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除了对当地环境的承载力做出分析外还要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依据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出科学的规划。
(五)环境容量分析和预测
表1 南召宝天曼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表
表2 南召宝天曼生态旅游区旅游规模预测表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规模(万人次) 50 50 50 50 50 50
表3 南召宝天曼生态旅游高峰季节人数预测表
上表可知,2014年以前,最高峰日日均末达到旅游区饱和容量,到2015年,高峰期日均人数均超过旅游区饱和容量,但是超出幅度只有110%,没有达到超饱和容量。而且自2015年以后,一直保持这种容量,对自然生态环境不会造成过度的损害
(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旅游区注重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空间环境的自然风貌,项目建设尽可能顺应地形,严禁在旅游区内开山采石,造坟建墓,砍伐树木。对山体破损或建墓的地段应逐步治理,恢复其景观肌理,加强绿化屏挡,保持地貌景观的整体完美。旅游区内的植物景观应按旅游区景点建设要求进行改造,使其尽快符合旅游区的功能要求。
三、结论
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产业和基础设施,不是简单的将农村聚集成为城镇,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水泥道路和模块化建筑,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在区位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规划,保留当地的生态功能与本土文化特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让当地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得以传承和延续。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可持续旅游是:“旅游资源和吸引物的开发、使用,不以牺牲我们子孙后代对其利用为代价”。本人认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以及景区可持续发展(投资者的经济收益)三者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只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可达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区规划中以国家城镇化战略为依托,科学合理的规划,适度开发。人类仅仅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而地球的各种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而发展又是过程的集合体。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我们所处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也是我们为福泽后世所应尽到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田喜洲.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J].生态经济,2001(12).
[2]周凤翠.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4).
作者简介:王海文,男,甘肃天水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环境设计专业,现就职于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讲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