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口援疆工作在和田的实施与成效

2016-04-28热比古丽赛地吾买尔

经营者 2016年1期
关键词:成效对策建议实施

热比古丽?赛地吾买尔

摘 要 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给新疆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开始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这成为和田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关键词 对口援疆 实施 成效 对策建议

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是和田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民生项目投资力度最大、社会状况逐步向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本文在介绍和田地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新一轮援疆工作在和田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提出进一步保障援疆工作有效开展的建议。

一、和田地区基本概况

和田地区总面积24.81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绿洲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边境线210公里。总人口225.82万人,其中维吾尔族占96.48%,汉族占3.51%,其他民族占0.1%,是一个少数民族高度聚居的边疆地区。

二、对口援疆工作开展情况

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等省市高度重视援疆工作,深入和田实地考察调研,高位推动援疆工作。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坚持“高起步、高标准、高效益”和“早启动、早见效、早受益”的工作原则,探索出了“产业促就业、教育促稳定、人才促发展”等援疆经验。五年来,为我地区实施了1019个项目,从干部援疆、经济援疆、科技援疆、教育援疆、卫生援疆、人才援疆、产业援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援助。其中,安徽省坚持就业第一,加大产业援疆力度,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成功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签订了7项20多亿元投资协议。

三、对口援疆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4年,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8.44亿元,较2010年增长91.7%,其中:一产56.22亿元,增长54.83%;二产40.67亿元,增长131.74%;三产101.55亿元,增长104.61%,三次产业的结构为28.3︰20.5︰5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9亿元,较2010年增长173.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9元,较2010年增长6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1元,较2010年增长58.1%。全地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二)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2011~2015年,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五年计划安排援助资金102.47亿元。三省市立足和田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招商引资、产业嫁接平台,加大富民强县产业扶持力度。和田地区上下借机发力,坚持合作共赢,通过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制定优惠政策,下放审批权限,建立服务跟踪机制等多种措施,大力支持真干事、干成事的企业来投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齐丰收。一批强产业、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加快了和田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和田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就业再就业约10万人。

(三)产业促进就业成效显著

对口援疆各省市坚持以项目带动就业,以产业扩大就业和以培训扩大就业,在和田投资的企业和援疆竣工交用的项目吸纳就业近万人。已建成的獭兔养殖场、地毯厂、瓜果育苗基地、蔬菜大棚、便民超市等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村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天津市援助万副地毯织架,援建4个展销中心、9个手工编织合作社、161个编织点,带动1万个家庭、4.7万名妇女灵活就业,被张春贤书记誉为“母亲工程”。先后开设了食用菌种植、服装裁剪、玉石雕刻、家居装饰、电器维修等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新专业,培训了5000余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学生。安排900余名未就业大学生赴津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注重援疆蔬菜大棚和林果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种植能手,带动农民实现农业更稳定就业。

四、进一步保障援疆工作有效开展的建议

(一)加强对口援疆法律体系建设保证政策依法执行

对口支援不是一项临时性的应急措施,是需要长久运作下去的一项机制,需要法律保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应当制定包括中央政府的对口援疆行政法规、援助地方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受援方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或规章的多层的对口援疆相关立法。在最大限度调动政府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调动市场的力量参与对口援疆。

(二)建立稳定的财务筹集管理机制

支援方的财务来源主要由中央的财政支出和社会募集所得。对于中央的财政资金,援疆省市和中央企业单位,应根据受援地的实际发展需要,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对于社会募集所得的财务,要针对援疆工作设立专门的募集机构,同时开辟多种募集渠道,充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赞助,把全社会的力量纳入到政府主导的对口支援的框架中来。

(三)铸就支援和受援双方互利共赢的长久局面

对口援疆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援助方”与“受援方”利益共赢的基础上,才能使对口援疆工作永葆活力。首先,建立起支援方和受援方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从支援方和受援方优势互补的角度出发,以支援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形成援疆的长效机制。其次,工业园建设、产业扶持、招商引资、企业引进等,要与受援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不仅要考虑受援地的特色、发展需求,还要考虑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重视其在解决就业问题、人才引进、建立配套的管理模式中发挥的作用。

(四)要处理好自我发展和援助支持的关系

援疆工作中要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当地群众自身发展上,把重点放在社会公共服务,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医疗保障等管长久、管根本、能培养和保障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的事业上。进一步发挥新疆的制度优势,使其转化成制度“红利”,才能使援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和田统计年鉴[M].

[2] 熊文钊,田艳.对口援疆政策的法治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9).

[3] 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援疆办.新一轮对口援疆强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J].国经贸导刊,2011(17).

猜你喜欢

成效对策建议实施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