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反转剧
2016-04-28李故
李故
曾经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出戏剧。
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代,这句话正在被一点点地印证。人们拿起手机,连上wifi,打开各大门户新闻客户端,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的生活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甚至在新闻里,他们的人生以像素为单位被放大,再以出人意料的行为方式引起广泛的讨论。讨论得久了,人们发现,生活或许更像是反转剧?
2015年2月,《大河报》报道河南清丰县一大学生因见义勇为而溺水身亡,被救女童的母亲却否认这一说法。可想而知这位母亲必然遭到了网友们的猛烈“炮轰”。但就在这时,“相关媒体”撰文称,这位大学生系不慎落水,并非见义勇为。一时之间,孰是孰非难以分辨,舆论反转让人大跌眼镜。
与这起“见义勇为疑似不慎溺水”事件相似,2015年9月8日,淮南师范学院一学生扶起摔倒老人被讹,无奈之下她到微博上寻找目击者证明自己清白。
微博发出后,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目击者,愿意作证。网友们就“老人该不该扶”展开了讨论。这位学生的遭遇让人同情,也让许多人反思为何会出现老人被扶起后讹人的现象。人们开始倾向于关注“老人摔倒,到底要怎样施行帮助”。
随着时间推移,这出“扶老被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数十天后事件发生了反转。9月21日,淮南警方通报称,经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
最具关注度的当属今年的开年大剧:“上海女孩逃饭”。结果当然又反转。本刊上一期也就此事件进行过评论与分析,却没想反转剧一波接一波地上演。
这样一波三折的剧情让不少网友感到“心累”,而反转新闻每年尽管有许多,但又仿佛是从一个程序里生产出来的。在“刷爆朋友圈”、“惊呆小伙伴”之余,我们是不是该想想:为什么连新闻都成了 “反转剧”?
我想,首先这些新闻事件要贴上足够搏噱头搏眼球的标签,要自带引起民愤、引发讨论的基因,但一定要贴近生活,与衣食住行相关,就像可能发生在邻居大妈的儿子、女儿身上。2016年有“哈尔滨天价鱼”,“海南停车场管理员打人”,“上海女孩逃饭”,2015年有“云南女导游骂游客”,“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庆安民警击毙犯罪嫌疑人”;其次要有含糊不清的媒体,在这些反转剧中,均有“相关人士”、“相关部门”出镜,只有公信力低的媒体,才能制造出模棱两可的新闻,才能让同一件事情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达到反转的目的。
新闻的受众又是怎样的呢?贡献思考,贡献话语?与反方阵营的网友开启一场旷世的嘴仗?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寻找生命的优越感?他们担任催化剂的角色,针锋相对的讨论让新闻更具有戏剧性。
当新闻不是新闻的时候,受众就也不再是受众。新闻制造者成为了编剧,新闻成为了剧目,受众成为了看客。当“反转剧”出现得越来越多,我们在心累的同时更应该思考:我们想看到的,是真实的新闻,还是娱乐的戏剧?
与其说生活是一出反转剧,不如说我们看到的生活是一出反转剧。人,制造新闻,操控新闻,也消费新闻。信息传播手段的发达,让我们的视界不再囿于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因为传媒,我们见识了更多精彩的人生。
诚然,人性的复杂有时会让真相难以被轻易发掘,新闻失真,媒体不该承担所有责任。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要求尽量真诚的话语环境。毕竟,坏新闻最直接的受害者从来都不是媒体本身。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媒体需要反思,需要进步,作为受众的我们想要脱离被娱乐新闻牵着鼻子走的境况,又要怎么做呢?《菜根谭》里也有这么一句话:“热闹处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想要得到真趣味,总要舍弃一些虚浮的热闹,内心孤独,思想才能冷静。至于那些使人啼笑皆非的反转剧—我们就笑笑,不说话。
反转剧:最初是韩国SBS电视台每个星期天晚上在人气综艺节目x-man播完后播出的短剧,长度约45分钟,由两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大约22分钟左右,每次的内容都是独立的。在反转剧里演员们往往以本名做为角色的名字,而取名“反转”,是因其剧情跌宕起伏,矛盾双方迅速转化。反转剧一个故事才20分钟左右,但每个都独立成篇,剧情花样繁多,涉及到各种剧情,亲情、爱情、友情、奇幻、侦探、悬疑、鬼怪、搞笑、感人、意外……无所不包,而且往往都会有一个挺出乎意料的结局。而且每集快到结尾的时候字幕会提示"反转结局即将揭开"的字样。
在文学史上,欧·亨利可算深谙反转剧之道的小说家,他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因而有一个专门术语—“欧·亨利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