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管理路径对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2016-04-28张力张崇敏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白血病导管实验组

张力 张崇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血液肿瘤中心 400014

安全管理路径对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

张力 张崇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血液肿瘤中心 400014

目的:探究安全管理路径对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中心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8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PICC置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4例采用安全管理路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PICC护理。结果: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4例因并发症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实验组5例非计划拔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白血病患儿采用安全管理路径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采用。

安全管理路径;PICC置管;白血病患儿;护理质量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afety management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PICC leukemia.Methods: in our center from January 2014 ~2016 year in December from 108 cases of leukemia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PICC catheter,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of 54 patients with safety management path, the control group of 54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PICC nursing.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ontrol group of 14 cases with complication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 case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tention success rate and retention time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pathway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ube insertion in PICC patients with leukemia,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PICC是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安全可靠、保留时间较长、并发症少、易于维护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静脉穿刺方法。但随着PICC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诸多并发症也逐渐显现,比如导管异位、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渗液、感染等。很多并发症都与留置过程中的管理不当有关。儿童PICC的风险因素相对于成人更多,因此建立一种安全有效的PICC管理路径对减少儿童PICC并发症而言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安全护理路径在PICC置管患儿围置管期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安全护理路径在PICC置管白血病患儿围置管期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中心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8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经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免疫分型与分子生物遗传学融合基因检测确诊为白血病,均采用PICC置管;初次行PICC置管治疗;体征无特殊;置管时血常规各项指标相对稳定;家属均签署了置管同意书。108患儿中,男 66例,女42例,年龄1.5~9岁,平均年龄(5.2±2.1)岁,均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将108例患者按住院日期分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患儿为对照组,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儿为实验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安全管理路径方案,方案包括2个表格:样表1 PICC置管记录表和样表2 PICC维护记录表,严格按表格中事项落实,由责任护士-责护组长-护士长组成三级质控体系,对PICC置管患儿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置管时根据患儿病情与难度分级安排不同层级的PICC专项技术人员穿刺,较难者可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行赛丁格技术,责护组长每日监督执行情况,同时检查PICC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护士长每周督查。

样表1:PICC患儿安全管理路径方案(置管记录表)

样表2:PICC患儿安全管理路径方案(维护记录表)

1.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PICC置管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并统计, 1)穿刺点感染:穿刺部位红肿热痛,伴或不伴脓性渗出;2)导管阻塞:液体滴注不畅或回抽无血液;3)导管滑脱:导管部分或者全部脱出体外;4)导管异位:经X线辅助检查导管末端未到达上腔静脉;5)血栓形成:术肢出现肿胀,行血管B超检查证实有血栓形成;6)静脉炎:按《护理学基础》中静脉炎的诊断标准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 SPSS20.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标准差(±s)与(%)计量与计数,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测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PICC置管并发症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

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对照组有14例因并发症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实验组5例非计划拔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PICC置管并发症对比(例,%)

3 讨论

3.1 PICC安全管理特点

本次研究安全管理路径应用在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儿中,减少了PICC留置期间的并发症,使PICC留置时间延长,达到了预期留置管的目标[2]。实施安全管理路径及综合化的护理方案,可为患儿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PICC的评估可做到每班交接,最大保证患儿导管的安全性;科室护理人员为此次工作的执行者,实施连续性的护理措施,实施责任护士-责护组长-护士长三级监控模式,进而使PICC白血病患儿的围置管期的各项潜在风险减少,确保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实施。而实施安全管理路径的电子记录,在患儿每次入院时即可查询前期情况并进行评估,使PICC置管潜在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3.2 实施安全管理路径对患儿PICC并发症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14例因并发症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实验组5例非计划拔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实施安全管理路径可以将患者PICC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研究显示,护士实施的导管护理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存在一定联系,提醒了护理人员需不断提升置管技能,熟练开展各项操作,并同时掌握多种导管护理知识,能够对并发症实施更加有效的处理,做好日常对导管的维护,有效防范并发症[3]。PICC安全管理路径规定了PICC置管白血病患儿不同阶段的每日护理内容与评估、监测事项,对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采取责任护士—责护组长—护士长三级监护模式,可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相互监督,防止出现护理遗漏,对PICC护理流程不断规范与完善,可将护理质量提高,减少工作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PICC患儿安全管理路径的制定与实施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对置管前、置管中及置管后的相关内容与事项进行宣教,体现出全程、优质、连续的护理服务。

3.3 实施安全管理路径对患儿PICC留置时间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了安全管理路径可将 PICC留置时间延长, PICC并发症的产生可直接影响留置时间。由此可见,安全管理路径的实施对控制并减少非计划拔管与并发症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PICC白血病患儿实施安全管理路径可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减少非计划拔管行为,可延长置管时间,通过转变护理方式与监督管理模式,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值得采用。

[1]赵洪俊.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研究[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2.

[2]李娜,殷海斌,袁明泽,等.139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儿家庭留置护理风险管理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6):1037-1039+1042.

[3]谢安慰,阐玉英,钮美娥,等.学龄期白血病患儿首次PICC置管真实感受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6):24-27.

[4]刘纬华,丛悦,张祁,赵宇,孙晓红.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白血病患者 PICC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55-4656.

[5]伊美娜,何淼,岳俊秋,王玉珠.安全管理路径对 PICC置管患儿护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21): 39-41.

R472

A

1672-5018(2016)11-288-02

Safety management path; PICC catheter; leukemia children; nursing quality

猜你喜欢

白血病导管实验组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