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6-04-28覃家雅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发生率

覃家雅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 510800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

覃家雅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 51080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128例行介入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命安全均得到了保障,未发生患者死亡,但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对照组,且其住院时间也明显比护理对照组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加快其康复出院速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综合护理

介入治疗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为了更好的保障患者健康安全,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我们还应当切实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64例行介入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取得了相当良好的作用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以来,作者所在医院共行产后出血介入治疗手术128例,将这12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护理研究组和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64例,分组后护理对照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28.52 ±2.41)岁,其中35例阴道分娩,29例剖宫产分娩。护理观察组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28.24±2.36)岁,其中36例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分娩。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充分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做好相关术前准备,术中遵医嘱配合手术开展,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予以对症护理。对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其主要的内容与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2.1.1 对患者进行病情和心理评估。全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出血量,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为手术提供参考信息。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对于紧张、恐惧、焦虑、多疑等消极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做好安抚工作,简单向其讲解介入治疗的优势和效果,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及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使她们能够以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态进行手术。

1.2.1.2 术前准备。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完善对患者的术前检查。对穿刺点的四周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并检查远端动脉搏动情况。对患者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为手术提供参考,预防造影剂或栓塞剂的使用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副反应。嘱患者禁食、禁饮,并留置导尿管,避免术中患者膀胱充盈,影响到手术操作。

1.2.2 术中护理

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情绪不安者可做适当的肢体约束固定,但是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不断用语言安抚患者,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注意观察患者四肢温度、面色及意识情况,全面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给予患者吸氧,氧流量控制在6~10L/min,同时监测其血氧饱和度。在每个部位注入造影剂后观察有无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发生,术中积极响应、配合手术医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手术医生,并配合抢救。

1.2.3 术后护理

1.2.3.1 术后监护。术后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监护,每半个小时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1次测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待到其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逐渐降低测量、记录频率。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子宫收缩、宫底高度及阴道出血情况,记录术后24h的尿液量。通过对患者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的观察,评估患者下肢循环情况,如果循环不良,应尽快告知医生采取对应措施。

1.2.3.2 基本护理。使患者保持平卧体位,穿刺侧肢体伸直,并进行6h到8h制动,定时帮助患者翻身,但要注意控制幅度。确保穿刺部位干燥、清洁、无菌,定时更换敷料。24h后帮助患者进行在床活动,促进患者全身性的血液循环,合理搭配患者饮食,在满足患者口味需求的基础上,确保饮食营养均衡、易消化。如患者不能哺乳,则需定时帮其吸出乳汁,防止急性乳腺炎。

1.2.3.3 并发症预防护理。介入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压疮、栓塞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如加强体温监测和伤口观察,一旦发现感染者尽快告知医生,并遵医嘱合理给予抗生素,帮助患者翻身和进行适当活动,术后肢体制动期间应适当在患者腰骶部或膝关节下垫软垫,并协助患者使其身体重力的支撑点转变,使局部持续受压的现象减轻,同时给予按摩、理疗促进血液循环,以预防上述并发症出现。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介入治疗与分组护理,两组患者的生命安全均得到了保障,未发生患者死亡,但护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另外,护理对照组平均住院(16.27±3.57)天,护理观察组平均住院(11.57±2.12)天,护理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比护理对照组更短,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t=4.52,P<0.05)。

3 结果

产后出血是产科非常常见也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极易导致产妇死亡,绝大多数的产后出血通过一般的治疗与护理措施便可以保障产妇的健康安全,不过还有少数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则需要其他的治疗措施进行医治,例如介入治疗[1]。介入治疗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例如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疗效确切、止血迅速等等。但在行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患者健康、安全,使患者尽早康复[2]。

从本文的临床护理研究结果来看,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对行介入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加快其康复出院速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1]王芹,陆瑞,徐发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0(24):214-215.

[2]周伟伟,路科清,柳叶.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性科学,2014,23(03):36-37.

R473.71

A

1672-5018(2016)11-145-01

猜你喜欢

难治性产后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