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6-04-28王蓉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放化疗负性癌症

王蓉

杭州市下沙医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王蓉

杭州市下沙医院 浙江杭州 310018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癌症放化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患者住院时以及出院前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在住院时,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癌症放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进而配合医生的治疗,使自己的病症得到有效恢复。

心理护理;癌症放化疗;负性情绪

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使癌症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大多癌症患者都有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造成了不良心理与病理生理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的生活、康复[1]。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癌症放化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放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癌症放化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18~79岁,有10例是肺癌,12例是肠癌,9例是胃癌,14例是淋巴瘤,8例是乳腺癌,12例是食管癌,13例是鼻咽癌,12例是肝癌,卡氏评分超过七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即从住院的第二天开始每三天接受一次心理疏导,主要由专业的精神科护师和主管医生进行,旨在促使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消除,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师和主管医生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内心的声音,帮助患者派遣困惑,从而与患者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根据患者的经历、职业、家庭、心理承受能力等,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2]。在患者放化疗的间隙,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而使患者身心放松,负性情绪缓解,通过接受暗示治疗,从而增强患者对预后的渴望。此外,还要增强患者间的沟通交流,用一些正面的例子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效果。

1.3 评定标准

依托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患者住院时以及出院前三天的焦虑、抑郁情况,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那些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相关人员需要逐条向患者解释,并代替患者填写,整个问卷过程在家属的监督下进行,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要给予及时回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在住院时,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SAS和SDS评分对比

3 讨论

癌症对人类的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在治疗过程中其所出现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阻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轻生的念头[3]。在本研究对患者入院时与出院前焦虑、抑郁情况进行了评定,SAS、SDS结果表明,癌症放化疗患者都或多或少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因为放化疗会致使患者产生呕吐、皮肤反应、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所以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影响了患者的治疗。相关研究:约有一半左右的肿瘤患者有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这种负性情绪会使患者的生存率降低20℅左右,患者的食欲、睡眠也会受到影响,免疫系统识别消灭癌症细胞的的能力也会大大降低,进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也会降低,对疾病的预后更多是消极情绪。这一研究充分说明了负性情绪对癌症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影响,从病理学的角度看,负性情绪会扰乱患者的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使经过药物治疗被抑制的癌细胞再次活跃。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有效患者,这样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1]王秀玲, 孙明芝, 张焕凤.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7(2):2-3.

[2]张婷.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 2016,6(3):1-2.

[3]彭波, 张海燕.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J].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9(8):5-6.

R473.73

A

1672-5018(2016)11-169-01

猜你喜欢

放化疗负性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