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水资源运营的产业体系构建——以中线渠首南阳市为例

2016-04-28

南都学坛 2016年2期

张 乃 仁

(南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生态水资源运营的产业体系构建
——以中线渠首南阳市为例

张 乃 仁

(南阳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摘要:南阳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地,其所拥有的水资源具有生态资本的属性。作为渠首地,南阳不完全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资源的提供者,这种特殊情况也造成南阳生态资本的运营有别于国内其他水资源拥有地的运营方式。需要采取特殊的体系化的生态资本运营方式。其生态资本运营必然要走产业化路径,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以地方政府的引导为主;以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为基本载体;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能源和资源的有机循环系统为主要内容。有了完善的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南阳生态资本经营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都将得到有力的保障。南阳必然会发展成为以提供高质量水资源为主,其他高质量生态产品为辅的生态资本系列产品生产体系,为南阳迈入两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资本;生态资本运营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生产环境的追求,“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事物等等。本文所研究的生态水资源就是指一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水的自然资源。

当下,良好的自然资源已经成为一种资本,由于它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价值增值,因此又被称为生态资本。对自然资源这种资本性的认识在国外开始较早,国外对生态资本的研究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生态问题和公害事件的出现使学者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的价值。因自然资源是国家发展之本,故称之为自然资本或生态资本(ecological capital)。生态经济学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1966年提出[1]。Pearce、Turner 等(1990)认为随着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生态系统提供的生存支持功能和生产支持功能更显得稀缺。Faucheux(1998)认为,在可持续发展中,生态资本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1999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表《投资科学,认识和利用美国自然资本》中将生态资本已经成为继加工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后的第四种资本。国内学者对生态资源的研究晚于国外将近十年(王海滨,2005),但进步更新较快。许涤新在1987年主编出版《生态经济学》一书,标志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增值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目前对生态资本的概念表述基本一致,普遍认可王海滨对生态资本的定义,认为生态资本即指在一个边界相对清晰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内,具有生态服务价值或者生产支持功能的生态环境质量要素的存量结构和趋势的总称[2]。

一、生态资本运营概述

(一)生态资本运营概念与目标

学术界对生态资本运营相关概念基本形成共识,王海滨(2008)认为生态资本的运营是从开发生态资本的整体生态服务价值为手段,通过对其使用价值的合理有效使用,来获取经济上相应的回报[3]。严立东(2011)认为生态资本的运营就是有效地使用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实现生态资本长期收益最大化的活动。生态资本运营也是实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和持续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3]。曾贤刚等(2014)明确了生态资本的市场属性,认为生态资本的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其产品价值的现实手段,包括合同外包和特许经营等常用方式[4]。简而言之,生态资本的运营又称生态资源的资本化,就是对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进行投资,以实现其保值增值的持续性经济活动。保值是指使生态资本各要素在存量上不减速,质量上更优良,结构上更合理;增值即通过生态资本经营,实现生态资本的持续货币化,获取经济利润。

(二)生态资本本身属性所造成的运营障碍

尽管学者们大多能够认识到生态资本的稀缺性,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生态资本价值增值的手段与途径,但生态资本运营却面临诸多障碍,主要原因包括:第一,从学理角度讲,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增值的循环链是封闭的,是基于人类社会角度分析,使生态资本的价值被忽略、权利被扭曲[5];第二,从生态资本自身局限性来讲,因生态资本存在涵盖范围广、不易被量化等局限性,生态资本价值易被低估,对生态资本投资“花钱不生钱,费钱不挣钱”;第三,生态资本的正外部性,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属社会公共物品范畴,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具有不对等性;第四,生态资本的产权归属问题,以水资源的所有权为例,《水法》第3条明确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以上种种障碍最终导致在生态资本运营中,生态资本的货币化难以实现;同时,生态资本的货币化是生态资本运营的核心,也是生态资本运营持续的推动力,是整个生态资本运营良性循环系统的第一步[3]。对生态资本进行运营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尤其在生态资本运营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生态资本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导致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经济手段进行调整,同时,生态资本的投资回收期也较长。这两点都造成在生态资本运营前期,私人资本不会也不具备大规模投资的积极性。这部分前期投资从何而来,称为困扰生态资本运营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内外生态资本运营面临的最直接现实障碍。

(三)南阳生态资本运营问题分析

作为渠首地,南阳不完全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资源的提供者,因为丹江口水库的水资源90%来自于汉江,10%来自汉江支流——丹江;同时,渠首地也不是南阳独享,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56%位于南阳淅川县,44%位于湖北丹江口市;最后,南阳多数县市仅是作为引水渠的通过地,而不是水资源的取水地。为了保证到达北京团结湖的水资源的质量,国家对引水渠所在地有非常严格的产业发展限制,这些限制使得南阳不可能在水资源提供上分享与水资源质量相关的生态资本运营成果。所以,这种特殊情况也造成南阳生态资本的运营有别于国内其他水资源拥有地的运营方式。需要采取特殊的体系化的生态资本运营方式,也就是产业化的生态资本运营方式,从经济增长方式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因此,南阳生态水资本运营的目标是构建良性循环的水资源涵养区,这一目标要求构建一个生态产业体系,综合开发区域内各种影响到水资源质量的生态资本。

二、生态资本运营体系构建

(一)生态资本运营主体

政府是绿色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重要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制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启动基金和发展平台。政府作为运营主体有几个优势:第一,可以规避生态资本的产权问题,譬如水资源的产权虽然属于国家所有,但是地理分布上,水资源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分属水资源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管辖,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可以行使水资源所有权,能够保障生态资本交易中合法性和持续性,目前国内水资源的市场交易已经具有成功案例;第二,易于明晰产权和全盘操控,生态资本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地方政府作为合适的运营主体可以确保其产权归属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第三,政府作为运营主体可以配合使用多种手段,譬如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和间接的财政税收等调控手段;第四,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可以充分发挥生态运营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时也体现在促进区域地方市场竞争,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具体经济行为上。可以说,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导者和执行者。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方政府的主动性的发挥,地方政府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内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创新。因此,在生态资本运营中,也一定要善于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能动作用。

国外有很多成功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行生态资本运营的成功案例。如哥斯达黎加[3]从1969年开始将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作为基本国策,被誉为“中美洲花园”。1969年以来,哥斯达黎加政府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森林法》,在国际上率先推行具体有效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了国家森林基金,专门提供森林生态补偿服务。其具体工作是分别与生态资本受益者和投资者进行谈判,签订合同,收取和支付报酬。一方面,国家森林基金与林地所有者进行谈判,签订合同,为林地所有者的造林、保林和管理等活动支付报酬;另一方面,国家森林基金与生态资本受益者谈判,私有企业(对生态造成损害或者良好生态环境受益者)、国际组织和银行等进行谈判,确定资金数目和到位情况。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国家的转移支付和国内外个人或组织的捐款等。1995年至2004年,哥斯达黎加国家森林基金共启动了9000万美元用于生态资本补偿。目前,哥斯达黎加森林覆盖率达到52%以上,生态多样性得到恢复和提高,生态资本每年创汇20亿美元,该国95%的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二)生态资本运营产业化道路必要性分析

1.生态经济理论要求生态资本运营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生态经济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通过物能量和信息的流通与转化从而构成一个生态经济复合体系[6]。这其中,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生态经济必须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必须保障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南阳生态资本运营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2.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需要以产业化发展做支撑

从最终目的分析,生态资本运营实质就是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生态资本运营的过程也就是生态资本经营主体,在通过一定技术手段,采用一定形式,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高效经营生态资本,实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和持续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实质上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从传统粗放式三高一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和低效益)产业增长格局转变为绿色集约低碳的三低一高的产业格局。因此,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是生态资本运营的本质要求。

3.产业化是实践中生态资本运营的具体实现方式

目前,围绕生态资本运营问题,国内众多学者针对密云水库、鄱阳湖地区等进行了针对性的生态资本运营研究。这些地区的生态资本运营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产业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譬如生态资本加工业、环保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业、商贸业等。生态资本运营不仅仅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人类经济增长和生产方式的转换,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转变。

4.生态资本运营中劳动力的转换必须依赖于产业体系的构建

生态资本运营必须借助一定的人力,同时,传统产业的淘汰也会富余一部分劳动力,让这部分劳动力在生态水资源运营的产业体系构建中实现产业角色的转换,从而成为生态资本运营的人力资本,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事。当然,要在新的产业体系构建中,有效地吸纳这部分人力资本,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就需要使他们真正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生态资本运营,成为生态资本产业体系积极参与者,才是最有效的手段。以哥斯达黎加为例,目前,国内25%以上的人口从事环保相关工作,生态旅游已经成为该国经济支柱之一。

三、生态资本运营的产业化模式分析

南阳渠首地生态资本运营大致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生态资本运营必须落实在产业上,相关产业的构建是生态资本运营的平台和载体。例如南阳市西峡县一位农民出身的大学生,依托奶牛场投资600多万建成民环农工程示范基地,利用牛粪加工生产有机肥料,年可处理牛粪1万多吨,直接效益2000万。当地百姓称其为让牛粪产生经济效益的“牛人”,这是一种榜样的力量;第二步是以相关产业的建设为起点,以相关产业的健康运营为保障,从而推动生态资本运营的良性循环,这需要政府的作为。

(一)生态资本运营机制的整体构想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南阳自身的发展现状,可以构建一套南阳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模型(见图1)。如图1所示,内圈代表南阳生态资本本地运营环境,窄箭头代表地方政府对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的经济金融政策支持、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和中央政府的补贴补偿;外圈代表南阳生态资本运营机制实现健康运转之后,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水资源和生态产品以及这些产品所能到达的受众范围。这种由内部转变推及外部效益的思路,正是南阳充分、合理利用作为中线渠首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特殊身份,实现生态资本升值的关键路径。

图1南阳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模型

(二)发展生态农业

围绕无公害农业建设目标,对农业进行提升改造,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生态系统内能源的循环利用;其次是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改造,实现从传统农民向生态产业工人的转型。已有的成功运营案例如“中线渠首(南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水源区有机农产品(果蔬、杂粮、畜禽)全系列开发,通过整合上游合作社(基地)、生产加工企业和下游冷链物流配送及商超终端售卖等资源,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全产业链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确保南阳水源地优质的有机农产品24小时之内摆上北京各大商超的货架,从而保证产品的新鲜和营养。如今,“中线渠首”的品牌效应已经得到北京居民的市场肯定。

(三)发展生态工业

首先做好对传统工业的生态转型,通过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技术手段对传统产业发展实现生产的生态化改造;其次是依托南阳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等优势,积极发展适合南阳本地特色的中药产业和其他生态制造业;再次是依托辖区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形成生态经济科学研究体系,对辖区内工业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最后是发展环保产业,发展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处理、工业节能节水、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应该说,生态工业的发展是生态资本运营中的骨干支撑,经过上述努力,最终形成既有产业发展前景又有现实支撑的理想发展态势。

(四)发展生态旅游业

好的生态本身就是一张亮丽的名片。南阳是一座好山好水好生态的城市,近年来虽然也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但与其他城市比,还缺乏生态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建议首先是打造以生态旅游、生态商贸等为主的生态服务业建设,以南水北调渠首地独特生态资源为依托,整合南阳境内多种生态旅游资源,如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桐柏山淮源国家级风景区、西峡灌河漂流、老界岭、宝天曼等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其次是发展对自然条件依存度较高的生态型旅游度假房地产业,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产业循环服务体系。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产业的发展作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具有极其旺盛的市场需求,南阳依托中线渠首优质的水资源,加之优良的空气质量、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完全具备发展高端养老地产和养老服务业的潜在资质。

综上所述,有了完善的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南阳生态资本经营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式都将得到有力的保障。南阳必然会发展成为以提供高质量水资源为主,其他高质量生态产品为辅的生态资本系列产品生产体系,为南阳迈入两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竹君.鄱阳湖地区生态资本开发及其运营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

[2]沈满洪.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纪念许涤新先生主编的《生态经济学》出版20周年[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6).

[3]王海滨.生态资本及其运营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5.

[4]黄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生态资本运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2).

[5]曾贤刚,虞慧怡,谢芳.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其市场化供给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7).

[6]严立冬,谭波,刘加林.生态资本化: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2).

[责任编辑:杨金玉]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16)02-0110-04

作者简介:张乃仁(1984—),河南省南阳市人,讲师,民政部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保障。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地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2400440013;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三条红线的水资源动态分区模式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lhse-2012-B-05。

收稿日期: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