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无名小人物浅析

2016-04-27刘文婷

青年文学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人物

刘文婷

摘 要:《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文言小说的扛鼎之作,塑造了无数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历来为文士们所重视,并不断加以研究。然而,在这部小说里,一群不知名的小人物的常常被忽略。这些无名小人物充斥在小说的各个角落,在情节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作者情感的间接表达,对小说叙述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聊斋志异;小人物;席广平;蒲松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前言:

蒲松龄是山东淄博人,清代著名小说家,一生创作了小说、诗、词、俚曲作品诸多,其中以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为最,与《红楼梦》并称为我国文言白话小说两座高峰。

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类人物值得我们探究,这就是几乎每篇小说中都会出现的“群众演员”——无名小人物。纵观小说的篇章脉络,这些无名小卒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本文将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聊斋志异》中的无名小人物进行身份梳理,进而从其作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方面对其进行讨论。

一、无名小人物形象梳理

蒲松龄做过幕僚和私塾老师,谙深官场之道。但由于他本身生活在社会底层,也认识了众多劳动人民。据文本分析,在小说文本中大致出现了如下几类小人物:

(一)主人翁的朋友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是必不可少的。《聊斋志异》男女主共的朋友时常出现,有的记载相对详细,如《连城》篇中乔生的好友顾生;有的无名无姓,仅以“友”字代称。

他们有的是书生们的同窗好友,有的是商贩的旧时同乡,有时是偶然遇见,有时是事先约定。这些好友们在故事的细节之处完成主人公叙事的过渡。其中如《阿宝》篇中孙子楚无名的朋友们怂恿他去踏青,促使其与阿宝故事的发生。

(二)统治阶级的手下

《聊斋志异》的重要主题是针砭时弊,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小说中,作者营造的地府和人间一样有着官制等级之分。作为依附于统治阶级的衙役、官差们做着狐假虎威的丑事。如《云萝公主》中搜查大业家的不分青红皂白的衙役们;又如《酒狂》里的收受贿赂而玩忽职守的锁魂公差。

当然,在塑造统治阶级爪牙反面形象的同时,《聊斋志异》也于细节之处描绘出了同样身为社会底层的人物无名小鬼、衙役对受害者的惺惺相惜和团结互助。如《席方平》中,执行“锯刑”的小鬼刻意锯偏,使席方平的心得以保全。

(三)小姐公子的奴仆

奴仆在古今小说中都可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奴仆的数量、质量是主人地位财富的体现,奴仆的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主人的性格。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多为士族书生,奴婢书童基本不可缺少。

奴仆不仅要负责服侍男女主人公饮食起居,维护男女主人公的美好形象,同时兼任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男女主人公的结合牵线搭桥。《聊斋志异》中但凡反映爱情婚姻的篇章都少不了婢女的出现。如《云翠仙》、《珊瑚》、《恒娘》、《阿宝》、《乔生》等等。如《连城》中的老妈子,偷偷为连城乔生传达讯息。

(四)紧急情况的救世主

在小说中,但凡主要人物遇到不测或险情,就会出现各种救世主。他们或神通广大,或恰若凡人。在《长亭》篇里,男主人公遭到追杀,走投无路时,一群意外遇见的无名猎户救了他的命;《素秋》篇里,在素秋离奇失踪后,之前从未叙述过的她的丫鬟,为俞慎提供了韩荃、梅芥阴谋的线索。

二、无名小人物作用分析

无名小人物虽说无名,但小说中却起着各种重要的作用。如下:

(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无名小人物在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谓是万金油。往往是无名小人物的出现使绝境求生的主人公获得生机,使平淡无奇的剧情跌宕起伏,使被迫分离的恋人终成眷属。

(二)营造神秘小说氛围

无名小人物的出现不需要考虑小说的前后逻辑,也没有真实性的要求。他们可以作为作家想象力的载体被赋予各种神通,也可以充当神鬼和人交流的中介。小说中,他们常被作者用以营造神秘的小说氛围。

(三)帮助塑造主人公丰满形象

无名小人物是刻画主要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婢女数量及与主人的关系,可以反映出主人的家世,性格,爱好等等;通过主要人物的朋友,可以反映出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

三、作者创作意图简析

首先,表达了作者关注重视社会底层人物的创作情感。

蒲松龄在宦官人家谋生,又身处社会底层。因此,他对各个阶层的众生相都有着细致的了解。在小说中,蒲松龄通过对寻常百姓智慧勤劳的描写抒发出他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颂扬。但也通过对统治阶级爪牙丑恶嘴脸的描述,达到揭露社会腐朽,抨击官场黑暗的目的。

其次,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崇尚大团圆的民族,中国的文学作品始终体现着正义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母题。蒲松龄作为一名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文学大家,在叙写跌宕起伏小说情节的时候,自然遵循着文学的传统规律。在《聊斋志异》众多小说中,在多数恋人受阻、主人公遇难、好人被困实践的情况下,救场的都是一些突然出现,而又不失合理性的无名小人物。

最后,以丰富的想象力丰富挖掘延展民间传说。

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想象力则是决定文学创作成就高低的重要因素。中国民间鬼狐故事饱含了地方人民原始的娱乐精神和对善恶忠奸的大胆褒贬。蒲松龄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在已有故事基础上融合当时的时代精神,利用无名小人物的方式建构起了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

结语:

不仅是在《聊斋志异》中,在其他每一本中外小说名著中,都存在这样一群神秘而又普通的无名小人物,他们是构建小说框架的砖瓦,也是丰富小说内容的血肉,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特点,又有着具体差别,根据情景的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反映出作者的不同情感,他们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

[2]蒲松龄著,郑万泽译.《聊斋故事选编》.新蕾出版社.

[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4]何小丽.莫里哀戏剧中的小人物分析.

猜你喜欢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人物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蒲松龄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蒲松龄
小人物的大格局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