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伊斯兰国”:攻城易,攻心难
2016-04-27田行健
田行健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伊斯兰国”显然并不轻松。该组织自2014年6月宣布“建国”后,其首领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指挥极端分子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抢占领土,控制了伊拉克中部多个省份以及叙利亚35%的领土(包括该国所有的油气田),总面积近20万平方千米。然而,随着“伊斯兰国”对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威胁加剧,有关各方组建多个反恐联盟,加大打击力度。在国际反恐联盟的协力打击下,该组织的实际控制区域不断缩减:目前,伊拉克库尔德武装“自由战士”已经抵近摩苏尔,伊拉克安全部队也已攻入拉马迪、提克里特、拜伊吉、辛贾尔等地。在叙利亚,“伊斯兰国”同样颓势日显。据新华社2016年2月6日报道,“伊斯兰国”控制的叙土边境线己锐减2/3,从此前的250千米缩短到目前的70千米。另据报道,该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失去了20%~30%的占领区。美国国务卿克里更是断言,2016年“伊斯兰国”将被“大大削弱”。
由此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一旦“伊斯兰国”被打垮,未来局势将怎样演变?有人曾经将组织结构分为“海星”与“蜘蛛”两大模式。“蜘蛛”是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一旦中心被摧毁,整个组织体系也将土崩瓦解。而“海星”是平行共存的水平结构,部分肢体被切除,其他部分依然能够继续存活。“伊斯兰国”恰恰属于后者。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众所周知,“伊斯兰国”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全球化,最终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间贫富分化加大,中东部分国家日趋衰败、动荡乃至成为“失败国家”。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民众已经丧失依靠自身能力实现梦想的信心,日益陷入无助、烦躁和极端化情绪之中。反抗现实、反对平庸、摆脱挫败感的情绪日渐占据主导。有学者指出,成功的群众运动,就是将失败者的挫败归咎于外部,并强调改变个人处境的唯一方法就是以某种极端方式(“自我牺牲”)彻底改变世界。为实现这一目标,其意识形态上首先就是竭力诋毁当前,认为现实世界已经无可救药。与此同时,又通过“画大饼”方式,为追随者描绘出乌托邦式的美好未来,让追随者相信真理存在于另一个世界。2015年10—11月,佐格比调查公司对阿拉伯国家5374名15~24岁的穆斯林青年的民调显示,阿联酋69%的受访者,摩洛哥50%的受访者认为, “腐败、压迫和不得人心的政府”是年轻人加入极端组织的主要原因。
“伊斯兰国”恰恰抓住了广大穆斯林普遍存在的反抗和求变心态。该组织的蛊惑人心之处在于,它为那些充满仇恨、渴望奴役他人的受压迫者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宣泄、占有和补偿感。该组织对外宣传的核心信息,就是诉诸于自我满足的暴力合法化。法国作家、革命家弗朗茨·法农曾表示,“在个人层面上,暴力变成一种自净的力量。如果能将其从自卑情结、绝望和死气沉沉中解放出来,个人将变得无所畏惧,恢复自尊。”“伊斯兰国”一面抨击现实世界的不合理、不公平,一面勾勒“哈里发国”的愿景,并谋求通过极端恐怖行为打破现行秩序,让穆斯林为了更大事业“自我牺牲”,发动对异教徒的“圣战”和自杀性袭击。“伊斯兰国”不仅吸引、招纳大量宗教极端分子,还招募皈依者、机会主义者、投机者、施虐狂和寻求刺激者。总之,只要有利于自身发展壮大,往往来者不拒。这些极端思想对那些全球化中的失意者、失败者和边缘群体,无疑极具诱惑。
由此不难理解,尽管该组织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世界各地的极端分子仍然趋之若鹜。目前,“伊斯兰国”已经吸引了来自五大洲86个国家的3万多名极端分子潜入伊拉克和叙利亚参加“圣战”。其中,来自西欧的极端分子超过5000人;来自俄罗斯和中亚的极端分子达4700人(其中2400人来自俄罗斯,2100人来自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来自西亚和北非的极端分子8240人,其中沙特2500人,北非马格里布地区6000多人(特别是突尼斯)。
“伊斯兰国”也非常擅长通过社交媒体输出极端思想。这种无影无形的威胁,令各国情报和反恐部门防不胜防,疲于应对。华盛顿威尔逊中心主任简·哈尔曼指出,比起“基地”组织,西方国家面临的来自“伊斯兰国”的威胁要发散得多。“基地”组织通过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来组织具体的威胁。而在“伊斯兰国”出现后,“一旦某个人在网上接触到一些危险信息,就有可能构成一个基层恐怖组织。”
“伊斯兰国”事实上已成为伊斯兰极端势力的“世界品牌”。根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6年2月的报告,截至2015年底,已有34个极端组织宣布效忠“伊斯兰国”,2016年甚至呈增长态势。因此,“伊斯兰国”对世界的危胁,已不仅仅局限于该组织本身,还包括极端思想外溢,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的“加盟连锁店”。这种意识形态纽带,决定了该组织“形散神不灭”,其危害性不会随实际控制面积缩减而降低。
在可见的未来,“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即使被打散,无法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立足,仍可能化整为零,重拾其此前惯用的非对称战法,制造更多的恐怖袭击事件。这种迹象在之前已经有所抬头。例如,2015年10月31日炸毁俄航9268次航班,ll月13日制造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等。执行这些恐怖袭击的极端组织,要么是其分支机构,要么是其外围人员。很显然,随着“伊斯兰国”在国际社会的打击下逐步收缩战线,其转向依赖和使用恐怖主义手段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目前,“伊斯兰国”已改变策略,不再寻求攻占和控制城镇,转向直接对外国发动恐怖袭击,并谋求获取技术更为复杂、杀伤力更为强大的武器(如生化武器)。
反恐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伊斯兰国”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对各国威胁日益严峻。2015年6月,美国国务院发表《2014年恐怖主义报告》指出,恐怖组织在全球各地制造的恐怖袭击逐年增多。2013年有l.78万人因此丧生,2014年达3.27万人,增幅超过80%。2014年全球共有95个国家累计发生1.35万起恐袭事件,比2013年增加35%,其中60%发生在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尼。其中伊拉克遭袭次数最多,共发生3360起,造成约l万人死亡。“伊斯兰国”组织在叙伊两国共发动近ll00起恐袭,居极端组织之首。根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报告,目前,“伊斯兰国”已经蔓延到中非、北非、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其威胁的严重程度,在过去l8个月中不断增加。更严重的是,“伊斯兰国”中的部分外籍极端分子已经潜回本国,成为随时可以引爆的“遥控炸弹”。
目前,美国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有所加大,但仍然有所保留。“伊斯兰国”极端反西方,因此该组织的过分壮大将威胁到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早在2014年9月,美国便组建起由6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反恐联盟。但由于美国战略重心日渐东移,加上“伊斯兰国”与叙利亚政府军相互消耗可使美国坐收渔翁之利,因此美国对打击“伊斯兰国”出工不出力,主要考虑到确保伊拉克政权稳定,才进行隔靴搔痒的空袭。但美国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则鲜少打击,仍然允许土耳其继续开放边境,以方便“伊斯兰国”人员和物资流动。由此不难理解,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规模与强度均很有限。据统计,美国对叙、伊境内的“伊斯兰国”空袭每天只有10~15架次,相比之下,1999年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时每天空袭250架次,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时每天空袭110架次。另有报道,在过去13个月中,美军共出动战机2642架次,日均仅7架次,这种打击强度甚至赶不上“伊斯兰国”招募新成员的速度。加之美国始终拒绝派遣地面部队,致使许多中东国家认为,美国现阶段的中东战略重心并非剿灭“伊斯兰国”,而是制造可控的混乱,以实现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目标。因此,与美国“同心戮力”的阿拉伯国家越来越少。
相比之下,俄罗斯已经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主力军。“伊斯兰国”兴起后,由于不满普京支持巴沙尔政权,扬言要打到俄罗斯,解放车臣和整个高加索地区,并曾出资7000万美元在中亚开辟新的战场。与此同时,俄罗斯是世界上信奉伊斯兰教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穆斯林超过250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其中不乏“伊斯兰国”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据俄专家称,“伊斯兰国”中有数千名俄罗斯人,对俄本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2015年9月30日起,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战局,并对叙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进行空袭。据俄军方消息,截至2015年11月30日,俄军已摧毁“伊斯兰国”包括指挥所、兵工厂、后勤仓库在内的4000余个目标,极大震慑了该组织的嚣张气焰和蔓延势头。俄新社称,目前,3000多名极端分子正从叙南部向邻国约旦转移。俄罗斯还与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什叶派阿拉伯国家组成情报共享中心;在独联体国家间加强反恐合作;分别与土耳其、沙特、以色列、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国就叙利亚问题协调立场。一系列反恐举措为俄罗斯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
此外,欧洲也加大了在中东的反恐力度。据估计,欧洲目前共有约5300万穆斯林。“伊斯兰国”兴起后,曾宣称未来将“攻占欧洲”。同时,该组织还吸引了3000余名来自欧洲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因此,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反恐联盟倡议态度积极。英国、法国、丹麦、比利时、荷兰等国调遣战机加入空袭行动,德国计划向库尔德武装提供武器。特别是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极大震撼了欧洲各国,并将其推到反恐前沿。此外,在中东地区,沙特也组建了由34个国家组成的反恐联盟。
在国际社会的联手打击下,“伊斯兰国”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日渐由攻势转为守势。在过去一年中,“伊斯兰国”的地盘明显萎缩就是明证。然而,正如前文提到的,“伊斯兰国”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想彻底剿灭这股势力,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打击,还必须标本兼治,改进国家治理方式。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意识到,需要铲除“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根源。但有道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铲除“伊斯兰国”赖以立足的极端思潮方面,各国似乎并无太好办法,目前反恐总体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态。这种反恐举措决定了“伊斯兰国”等极端恐怖势力,在可见的未来仍将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