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服饰,西柳再出发
2016-04-27吕杨
吕杨
近几年,在国内服装产业低速增长的状态下,作为东北的重要服装产业集群地——辽宁西柳服装市场却产销两旺,保持着较高的增速。
经过多年发展,无论是从“大坑集市”到专业服装市场“西柳中国商贸城”这样的硬件升级,还是从低端制作到主推自主品牌的品质意识觉醒,西柳服装市场萌芽、蓄势、成长、迸发的过程,不仅是个体企业的发展轨迹,也是当地政府引导西柳服饰走市场商城化、商城集群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展贸化发展道路的成果,更是西柳服装行业走创新发展之路的体现。
在CHIC2016春季展的西柳展位上,《纺织服装周刊》记者再次看到了西柳镇镇长、海城西柳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庆权,现场的忙碌并没有打乱他的思考,记者更是通过与他的对话看到了西柳的未来。
北派服饰向“西”看
“北派服饰”是辽宁西柳镇政府提出的一个区域品牌新概念,通过了国家商标总局的商标注册。西柳服装市场堪称北派服饰的重要基础,不断诞生奇迹,先后有宝琦威、圣兰翔、亚斯奴、百亿·狮隆等30多个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从这块土地冉冉升起。
对于此次参展,李庆权表示:“西柳服装企业再度由政府牵头,集体亮剑,展团规模、展区面积及展区装修均有大幅提升。百亿狮隆、柏仙太子、宝琦威、圣兰翔、龙戈尔、亚斯奴、斓捷、诗涵金蒂、娃娃鱼、鑫红冰儿10家品牌如约而至。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西柳集群展区每次都会采用半封闭设计,原因在于这样可拉近与参展观众的距离。”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西柳服装市场的全力支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丝绸之路·西柳驿站的建设和发展已初具规模。近年来,西柳与东北地区传统的下线市场包括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多地20余家市场建立对接,与南方和西北地区的销地市场建立联系,利用“丝绸之路·西柳驿站”实施的西北战略把西柳本土产品拓展到广大中西部市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
目前,西柳的男女裤装、休闲服、时尚女装和棉服从服装款式、面料、工艺、质量和价格等综合性价比上都很符合西北市场的消费需求,其中太原、运城、临汾等市场上销售的西柳产品份额达到30%以上,这为西柳服装产业踏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用实力铸就区域品牌
裤子和棉服是西柳服饰的两个核心产品,西柳镇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联合授予“中国裤业名镇”和“中国棉服名镇”的称号。2014年6月,西柳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带领14家裤装企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高调打出了“中国男裤看西柳”的口号。
坐拥“中国棉服名镇”与“中国裤业名镇”两块金字招牌,在推进区域品牌建设的同时,西柳镇政府更积极支持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并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支持,对获得各级著名商标的品牌进行奖励,对优秀的企业家、设计师等优秀人才进行表彰。此外,从2010年开始,西柳镇积极举办北派服饰新锐设计师大赛、北派服饰采购节、北派服饰万里行、建立丝绸之路西柳驿站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并主动走出去组团参展CHIC,鼓励品牌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学习先进、见贤思齐、勇敢超越。
“在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日臻精进的制作工艺、逐步完善的产业链条、优良的性价比、短平快的发展模式,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等诸多优势下,属于西柳服装的本土商业浪潮,正在传统与创新、体制与市场的夹缝中蓬勃生长,并与当下变革时代的经营理念相融合,随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进程一起波动。”李庆权如是说。
今日的西柳,已足以匹配“关东第一镇”、“东北著名的服装集散地”、“中国裤业名镇”、“中国棉服名镇”、“中国男裤看西柳”、“中国(西柳)男裤贴牌中心”等称号。
在谈到北派服饰品牌建设时,李庆权补充说,“在未来几年里,西柳将立足‘中国西裤看西柳的目标,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加强同不用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品牌化建设,积极推动西柳服饰走出国门,推动西柳服饰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的建设。”
据统计,在本届CHIC上,西柳“北派服饰”展位交出了接待观展人员近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册,10家参展企业与客商达成合作意向3000余个,签订品牌代理合同1300余份,订单供货额突破1.2亿元人民币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