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常踮脚 保健好处多
2016-04-27
中老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年龄大了,胃口可能没有什么变化,手脚却先觉得不灵便了。从中医角度来讲,经过脚后跟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和奇经八脉之阳跷脉、阴跷脉,足少阴肾经也有一支经过脚后跟。所以,运动脚后跟会对这些经络的气血运行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因此,闲来无事时常踮脚,保健益处多多。
有益于心血管健康踮起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每次脉搏排血量,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有益于人的心血管健康;还能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防止静脉曲张,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而且,踮脚运动还可以活动四肢和头脑,消除长时间用脑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毛病。
缓解颈椎病、腰痛症状由于风寒湿邪侵入足太阳膀胱经,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刺激膀胱经可以开通经气,通则不痛,从而可缓解颈椎、头项、腰背等太阳经循行所经过部位的疼痛。
治疗小便不畅男性小便不畅,西医认为多见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运动脚跟可以健运膀胱、通畅小便。而前列腺疾病还可能导致阳痿、早泄、性功能下降等,都可以考虑配合使用这个方法治疗。
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踮脚:
踮脚跟
保持身体立正的姿势,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脚跟提起,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也可找一个东西辅助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你紧绷的小腿受到刺激并且慢慢地消耗脂肪,长期下去会消除疲劳并且能增加小腿的弹性。
踮脚走路
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累了可以休息,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行。但踮脚走路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练习时最好身边有帮扶物。
坐着踮脚
保持坐位,可将两个矿泉水瓶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每次踮脚30~50次,速度可自我调节。
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每次做20~30次,速度可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