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2016-04-26暗蓝色的海

读读书 2016年1期
关键词:苏打大众文化安倍晋三

暗蓝色的海

徐贲的这本《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总共分了三个部分,其一是他作为一名教师,在美国的“人文教育”课堂上的实践经验;而后则是结合列奥-施特劳斯关于人文教育的经典理论,对人文教育的意义——尤其是在“政治哲学”领域,做了进一步的阐发;而最后则是藉由几部西方经典作为实例,剖析了以经典阅读为手段的“人文教育”,所涉及的背景与启示。由于作品是发生于作者亲身的体验与思考之后,因而颇具反思意味——作为施教者,是关于如何育人;至于受教者,则是关于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

教育于个人,关乎人格的养成;之于社会,则是整个社会风貌、群体生活状态形成,以及公民对自我身份认定的直接因素。最近看了日本演员“苏打君”菅田将晖的两部作品,一是日剧《民王》,另一个则是电影《明乌》。这两部作品除了都由苏打君挑大梁,同样是喜剧之外,还有一点“隐秘的相似”,便是两部作品的剧情都调侃了当下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者是直接将苏打设定成为“首相之子”,整个政坛也变成了一出闹剧的舞台,许多“戏说”也都取材自当下;后者虽然将背景换成了牛郎店,但苏打为了躲债,戴着头套仓皇出逃,头套上的形象恰好是安倍晋三—狼狈相使人忍俊不禁。

调侃国家的首脑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在英国,无论是象征意义上的“国王”,还是实际意义上的领袖“首相先生”,他们常常会被“大报纸”《太阳报》跟踪,被民众拿来开涮。但是在相对严谨、强调“等级次序”的东方,这种玩笑化的谈论似乎并不多见。日本人拿自己的领袖来“恶搞”和议论,好像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是什么让日本民众的态度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西方化”或许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这种外来的“文化倾向”,并不足以作为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对这种几乎完全与之前背道而驰的大众文化变革提供解释。如果综合其他信息,我们不难得出这种结论:是民众对政治的好感度下降,才导致他们对政治的关注由“信仰”、“依赖”、“热心参与”转向消极化的处理,进而将所谓政治看做不过是进行娱乐的道具。当政治彻底沦为出现在“大众文化”板块中的一部分内容,公民便放弃了自己对公共生活的参与,这样的社会会处在怎样的状态下其实可想而知——热爱的反面并非仇恨,而是冷漠,是盲目,是全然无知,或者讳莫如深。怎样的统治造就怎样的公众参与——反过来,公民对自己价值的认知,将决定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投入方式,进而对整个社会的运转,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公民获取自己价值认知的途径,只能是区别于“专业学习”的人文教育。

这里其实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便是既然人文教育的意义,是使人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更直接地说,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那么如果把这种教育视作一种投入,便存在一个“接收者”的问题——好的人文教育提供会给群体良好的“公民参与”意识与素质。

那么,然后呢?

这个问题被列奥·施特劳斯视作是“人文教育”的前提,即这种教育,需要“合适的土壤”。但是实际上,是种子便能结果。也许土壤不够肥沃或者恰当,但果子还是果子——知道自己的价值,总比懵懂粗鲁要好。

所以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呢?大抵上,是那些有益的、经典的,可以使人自由为人,找到自己价值的——但是首先,它一定要是可靠的。

猜你喜欢

苏打大众文化安倍晋三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这个世界大概有这样一种感情
一点看法